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春建 唐伟)2月23日,汉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政府礼堂开幕。来自各条战线的362名市人大代表参会,汉中市委书记方红卫主持会议并宣布大会开幕,代市长钟洪江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汉中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生产总值1593.4亿元、增长0.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417元和11937元、增长4.8%和7.6%。
五年来,汉中上下合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累计减贫52.4万人,101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汉台区整体脱贫、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五年来,全市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三市”建设展现新画卷,追赶超越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是“十二五”末的1.5倍,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7%和8.9%。城乡低保标准连续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6年上调,高考上线人数实现“九连升”,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法治汉中、平安汉中建设扎实推进,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汉中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5%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
围绕这一目标,汉中将着力做好十个方面主要工作:推动经济高开稳走,夯实“四个在汉中”发展基础;守好绿水青山,构筑“四个在汉中”生态本底;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培育“四个在汉中”动能引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做强“四个在汉中”产业支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四个在汉中”承载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四个在汉中”发展空间;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彰显“四个在汉中”人文优势;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四个在汉中”建设成果;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四个在汉中”动力活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四个在汉中”行稳致远。
今年,还要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一是全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4所、改扩建176所,其中中心城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4所、改扩建15所,新增加2.6万个学位。二是启动实施“十四五”供水工程,今年三季度末长林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年底前建成石门供水工程。三是积极争取天然气气源,建成宁强至汉中输气管道,完善中心城区管网,提升供气能力,解决供气安全问题。四是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新建充电桩1400个以上;今年新建600个,其中中心城区新建400个。中心城区新增停车位5000个。五是实施中心城区“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改造老旧小区200个、棚户区45个、背街小巷104条、人行道51条,打通兴元路中段、虎桥西路延伸段等28条断头路,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六是实施治江火车站等站点货运改客运,启动阳安铁路通勤化、公交化改造,加快形成与普速、高速、高铁、机场互联互通的便利化路网体系。
大会还书面听取了《关于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关于汉中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汉中市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代表委员声音
汉中市政协委员万敏杰:建立栈道文化博物馆,弘扬“栈道精神”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春建 唐伟)在2月22日召开的汉中“两会”上,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万敏杰。他讲到,汉中一直享有“栈道之乡”的美誉,古代栈道中,90%的主体在汉中境内。有九条栈道在汉中穿境而过,它们分别是北面的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连云道和祁山道,南面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形成了以汉中为中心,北六南三的“米”字形、放射性结构。对于连接大西北和大西南,促进南北物流运输、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万敏杰认为,汉中境内的古栈道遗址、遗迹非常丰富,这种遗址遗迹既有物化形态的,如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形成的栈道的不同形制和模式,如标准式、斜架式、无柱空悬式、阁桥式等,也有栈道沿途的栈孔、碑石等,也有文化形态的,如描写栈道和栈道沿线的自然风光、政情沿革、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大量的古今诗词、散文游记、交通文化等。
通过建立“汉中市栈道文化博物馆”的形式,把这些物化形态的栈道物质文化和栈道精神文化集中起来,展示呈现出来,对于全面展示汉中古代灿烂辉煌的栈道建设情况,提炼和弘扬“栈道精神”,对于促进汉中的全域旅游和文化名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