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1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暨中国北朝碑刻书法研究中心成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暨中国北朝碑刻书法研究中心成立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宝平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为“中国北朝碑刻书法研究中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揭牌

嘉宾及师生参观书法精品展

  嘉宾及师生参观书法精品展

  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贺词

  台湾标准草书协会理事长郑锦章贺词

  宁夏大学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杨开飞贺词

  12月17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揭牌暨中国北朝碑刻书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举行。陕西省教育厅文艺处处长刘宏恩、药王山博物馆馆长杜灵帕、药王山管理处副主任井小溪、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等相关学院领导,陕西省书法界名家和北朝碑刻研究专家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朱旭主持,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宝平出席并讲话。
  202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该院艺术系主任解安宁教授的主持下,以“药王山北朝碑刻书法传习研究”为主要内容,申请了陕西省教育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科研项目,在众多申请项目中成功获批。“药王山北朝碑刻书法传习研究基地”依托药王山北朝碑刻资源,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书法学专业教师、专家为研究团队,展开北朝碑刻书法的传播、学习和研究工作。它的成立对于扩展北朝碑刻的研究领域,深入挖掘陕西书法遗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也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丰富的展览、多元的教育活动、广泛的对外交流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刘宝平在讲话中提到,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传承基地能够更好地依托陕西的文化遗存来开展研究,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当天,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发来贺信,对中国北朝碑刻书法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挂牌仪式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寄来题贺作品:“研究北朝书法,弘扬正大气象”。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在讲话中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扎实推进传承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加强成果交流与展示,切实将传承基地打造成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并持续冲击高水平教学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解安宁教授从学术和文化艺术角度剖析了传承基地和研究中心成立的重要性。药王山管理处副主任井小溪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药王山的文化历史和时代背景。
  随后,刘宝平与陈光德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揭牌并合影留念。全体嘉宾及师生代表移步学院教二展览厅参观北朝碑刻书法精品展,此次展览展出药王山博物馆的43通造像碑石拓片。据了解,铜川药王山因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栖隐于此而盛名日显,药王山碑林是我国重要的北朝碑刻归置地之一,所藏北朝碑刻数量众多,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药王山造像题记碑刻的搜集整理滥觞于清末,受乾嘉学派与金石学勃兴的影响,当地文人志士将境内所存碑石造像统一整理归置于此,之后多次增补,现存规模在陕西仅次于西安碑林。石刻主要有北朝造像碑100余通,隋至明摩崖佛造像45尊,宋至民国历代碑石近200通,明清石牌坊13座,大型摩崖题刻2处。另有隋代石棺及石狮、石虎、望柱、栏板等古代石雕(国家一级文物28通,二级文物68通,三级文物143通)。
  参观结束后,进行了中国北朝碑刻书法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杨锁强教授和北朝碑刻研究知名专家岳红记博士共同主持,嘉宾、学者针对北朝碑刻书法研究提出研究意见。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以此次揭牌仪式和北朝碑刻书法研究中心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丰富的展览、多元的教育活动、广泛的对外交流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 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