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9日
渭南超31万人次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
渭南超31万人次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2月17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鹏就渭南市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情况进行通报。目前,全市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人数达到69025人,311405人次享受待遇,基金支付11106万元。
  王晓鹏介绍,渭南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一年多以来,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出实招、办实事,实现了机构改革平稳过渡、业务工作顺利衔接、医疗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市医疗保障局在整合原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出台了《渭南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统一和规范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和管理政策,规范了全市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保障政策,将门诊慢特病病种统一扩大到30个病种,扩大了参保群众的受益面。
  为解决药价虚高、群众用药负担较重等问题,推动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试点扩围工作于去年12月在全市落地。截至目前,国家组织集采共三批112种药品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带量采购。同时,医保基金提前预付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资金,有效保障了药品及时供应,减轻了医疗机构垫付资金压力。
  渭南市从2020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国家目录》,严格执行目录调整、医保支付标准、药品采购和报销等相关政策规定,保证了参保人员按时享受待遇。此外,全市的城市公立医疗机构自2019年12月31日24时起,实施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908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可收费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全市县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自2020年5月31日24时起,实施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同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426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降低了患者医疗负担。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渭南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普通门诊一般诊查费全部予以报销;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二级及以上医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门诊慢特病报销限额提高20%;大病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儿童白血病等30种大病再提高5%,并取消大病保险年度封顶线。医保扶贫政策的实施,减轻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同时,渭南市积极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办理方式,真正做到“一个窗口通办、一站全程服务、一次彻底办结”,并取消了长期驻外异地就医只能选取三家定点医院就医的限制,为更多参保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让广大在外参保人员充分享受到了医保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