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9日
人社部: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人社部: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文化艺术报讯 12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有关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技工院校向生产服务一线输送约500万毕业生。“十四五”时期,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要加快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人才供给特别是技能人才供给上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为扩大内需提供支撑,要推动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包括技术工人的待遇,要促进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这样在扩大内需上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发布会上,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表示,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比较突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这个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要从政府激励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全力支持等各方面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如果2亿技能劳动者成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内需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下一步,将鼓励企业在职工收入分配中把技能作为一个重要要素加以体现,无论是基本工资定级还是津贴补贴、绩效奖励等方面,都应把技能作为重要要素,促进企业收入分配积极向一线职工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