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
引路的伯乐 攀登的阶梯 ——献给陕西人民出版社70华诞
○ 吴树民
    吴树民

    《深沉的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3)

    《“囚犯”的苦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6)

    《玫瑰色的夜》封面(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6)

    《玫瑰色的夜》扉页

    1990年7月28日,陕西省文联、陕西省作协、陕西人民出版社、三原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在西安止园饭店为长篇报告文学《“囚犯”的苦恋》召开研讨会后合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风雨征程,七十年硕果累累。几代出版人为了陕西的出版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几代出版人为了神圣的出版事业兢兢业业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文化艺术报》全媒体举办“我与陕西人民出版社这70年”有奖征稿活动。来稿请发送至sxrmcbs70@126.com。

  每提起陕西人民出版社,我都有一种诚挚的感激和崇高的敬仰之情——
  1970年国庆前夕,我当时供职的延安地区政法组定案办公室出墙报,有一片空白,我们定案办公室的军代表对我说:“你是大学毕业生,给咱写点啥把空儿补上!”我遵命写了两首小诗,补在墙报上。谁知一天后,竟然刊登在延安地区唯一的报纸《今日延安》上。197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延安儿女歌唱毛主席》,将这两首拙诗收入,看到样书,我十分惊奇:我没有给陕西人民出版社投过稿呀!经我打问,才得知是陕西人民出版社的编辑王平凡到延安组稿,从《今日延安》报上发现收录的。后来陕西人民出版社王平凡编辑出版诗文集《知识青年在延安》和诗集《战斗的春天》,把我和一位知青合写的诗《我们战斗在延河畔》以及我单独写的诗《国际歌越唱越响亮》收入。让我对原来觉得和我有云泥之远的文艺圣殿,缩短了距离。而我又通过著名诗人王平凡的热情介绍,认识了党永庵、徐锁等我省几位诗坛名家,开阔了诗歌眼界,提升了写诗水平……尽管这个时期创作的诗歌,有那个时代的氛围、色彩、语境和局限,但是,不是陕西人民出版社以伯乐的慧眼发现我并为我引路,我就不会有继续创作的动力和勇气。
  1972年,陕西省举办首届文艺调演大会,我和几位文友合作的中型现代秦腔戏《红岭新医》,由三原县剧团排演,被省上专家看中,通过咸阳地区选拔赴西安参加调演,广获赞誉,陕西电视台三次转播,《陕西日报》刊登评论和剧照,最终还荣获优秀剧目奖。这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戏剧集《山村小店》,把我们的中型现代秦腔戏《红岭新医》也收入其中。这个剧本入书,事前毫不知情。因而,我对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感激和敬重,不知不觉又增加了许多!
  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三本诗文集选拙诗入选,犹如一把燃烧的火炬,点燃起我写诗的狂热和痴迷,工作之余废寝忘食地写,下乡蹲点忙里偷闲地写,就连野外如厕也心血来潮地写……天道酬勤,我创作的长长短短的现代诗,先后在《北京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和《北京文学》《延河》《飞天》《陇苗》《群众艺术》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有数首诗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还有部分诗歌被收入陕西省工农兵艺术馆编印的诗集《山丹丹花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集《阳光灿烂照征途》《我是延安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集《山歌高唱》,还有一首刊发在《陕西日报》上的诗歌《金色的镜框》,出乎意料地被《光明日报》转载……这些,都是陕西人民出版社这位伯乐引领的结果!
  在长达十余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我发现在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曲折的故事和复杂的思想,是诗歌所难以表达的。于是,我开始进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体裁的文学创作,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数十篇。
  1987年9月18日,陕西省文联组织文艺界30多位知名人士由胡采老师带队到三原参观。我奉命偕同三原县政府有关领导负责接待事宜,见过老朋友陕西日报文艺部主任白浪、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陈策贤之后,我一眼就从众多的师友中瞧见了杜鹏程老师,急忙奔了过去。杜老师和我亲切地握手。我觉得他的手有点颤抖,继而发现他的脚步已不大灵便,忙问候他的病情。杜老师轻描淡写地说了两句病情,锋机一转,关切地问我:“你近年写了不少值得一读的好报告文学,准备不准备出书?”我指了一下旁边的陈策贤主任回答:“出不出书,就看他了。”陈策贤主任笑着说:“我们准备选11篇结集出版,已列入明年的出版计划了。”杜老师拉着我的手问:“想让谁给你作序?”我望着他慈祥的目光,鼓足勇气说:“想请您!”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心跳得很厉害,脸也刷地红了:我一个无名小卒,想请这位文坛泰斗牺牲宝贵的时间去批阅评点我那些稚嫩的作品,岂不是有点像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没想到杜老师竟那样豪爽:“国庆节过后,将你入选的作品给我送来!”后来,杜鹏程老师和评论家、时任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的韩望愈联袂,为我的报告文学集《深沉的爱》写了6000多字的序言《挚爱在心头》,先后在《西安晚报》和上海《文学报》刊发。
  1988年3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我的报告文学集《深沉的爱》。这是我出版的第一部文学著作。尽管当时印刷纸缺乏,印书的纸质也不尽如人意,然而,却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好评,《文学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工人报》《陕西农民报》《读者之友》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先后刊发评介文章12篇。此书,被陕西人民出版社评为1988年度六本优秀图书之一,被陕西省评为1988年度三本优秀图书之一。
  此后,我被从三原县文化馆调入《三原报》社任职。不久,一位被报刊电台报道过的三秦英杰郭建华进入我的视线。郭建华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即后来的陕西师范大学,赴陕北神木任教,在动乱年代,被冤枉判刑十一年,刑满释放,他雄心不改,不顾个人荣辱,胸怀报国之志,创办企业,艰苦开拓,几经沉浮,终于脱颖而出,冤案得以昭雪,造福一方,贡献卓著。那时,我公务繁忙,白天,要参加会议、下乡采访、审签稿件……我只能按照多年来形成的写作习惯,夜晚尽量少休息,抓住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采访考证、搜集资料,埋头创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于1990年4月20日,完成了20.4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囚犯”的苦恋》。一册打印件按照和陕西省作协主席兼陕西省文联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胡采老师的约定,送他作序;一册打印件呈送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邢良俊责编审阅,由她安排入书。胡采老师写成序言交给我的时间是1990年5月初,他感慨万千地对我说:“你的这部作品,是‘为新时代树碑,为开拓者立传’。但是按照常规,出书恐怕要到明年这个时候了!”
  也许是我抓的这个题材和内容正是陕西人民出版社急需的,也许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乘改革开放的春风编审出书打破了常规,仅仅用了两个来月,《“囚犯”的苦恋》就潇洒面世。当我把样书呈送胡采老师时,胡采老师连说了三个“没想到”!
  更令我感动的是,陕西人民出版社为了使我的创作攀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于1990年7月28日,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三原县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袂在西安止园饭店举办了“长篇报告文学《‘囚犯’的苦恋》首发式暨座谈会”,邀请文艺界、评论界、出版界、新闻界的著名人士胡采、李若冰、何廉、王愚、肖云儒、李星、秦天行、孙豹隐、权海帆、佘树声、赵熙、宋桂嘉、高质一、程友民、张静波等50余人参加。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贾象实主持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我这部书的创作方向、创作道路及艺术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胡采老师指出这部书“具有开了风气之先的意义”。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书记、著名老作家李若冰欣喜地赞扬:“这是一本很真实的书,这是一本具有传奇性的、有着酸甜苦辣色彩的书,又是一本写开拓者的书,写艰苦创业的书。这本书……是我们陕西文坛上一个重要的收获。”国家和省内外媒体《文艺报》《中国老区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天津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电台发表评介文章26篇。
  陕西人民出版社在推出《“囚犯”的苦恋》的同时,还编辑出版了我的诗集《玫瑰色的夜》。这部诗集面世后,引起诗歌界的关注。北京《文艺报》、上海《文学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发表李若冰、峭石、冯日乾等评介文章10篇。这部诗集,2006年5月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和我1979年创作的诗歌《向周总理汇报什么》,1998年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全国散文诗歌大赛”中荣获自由诗唯一的一等奖一样,都是出乎我意料的。
  抚今追昔,是陕西人民出版社这位伯乐慧眼识人,引领我步入文坛,同时给我搭起向上攀登的阶梯。后来,我虽然在其他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游记集《东南亚风情》、小说散文集《雾锁桃花塬》、散文集《舞动的春天》、游记集《多彩的世界》、中短篇小说集《缘结红玉兰》和《吴树民文集》五卷本,但是,我始终感念陕西人民出版社,他们对我的培养、鼓励,千方百计,不遗余力,让我永远铭记心坎。据我所知:陕西人民出版社,对其他作者和对我一样,既是慧眼识人的伯乐,又是攀登向上的阶梯!

   (作者吴树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陕西省报协理事、陕西省县市报协副主席、三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三原报社社长、总编、书记;先后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文学作品1800多篇;出版有报告文学集、诗集、长篇报告文学、散文集、游记集、中短篇小说集等10部共500多万字,《吴树民文集》五卷200多万字;获奖63次。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剧协、民间文艺家协会、音乐文学学会、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陕西省杂文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西部报告文学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