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12月3日,榆林市召开2020年第五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商务局、榆林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举措和工作安排。
榆林市商务局副局长王畅讲到,在企业跨境方面,榆林市商务局多举措施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全面推行“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模式,采取“线上”与“线下”办理相结合的方式,推行进出口许可证“容缺办理”。为了帮助企业大幅降低跨境贸易和投资环节制度性交易成本,榆林市商务局开展对外贸易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和对外开放范围,对外商投资企业推行国民待遇,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权益,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事中事后监管。同时,该局持续推行容缺办理,建立法律援助平台,推动实施外贸“144”战略,深化出口退税“互联网+”服务,多措并举压缩整体通关时间。
榆林市金融局副局长朱晓媛介绍,榆林市金融体系日趋完善,榆阳农商银行和横山农商银行以新设合并方式成立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榆林农商银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榆林农商银行已于7月29日获得陕西银保监局筹建批准,并于9月28日召开了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预计将于2020年底前正式挂牌开业。
为进一步推动解决中小微和“三农”企业融资难顽疾,建立了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42家,入驻企业1187家,成功撮合交易50笔,金额1.42亿元。各银行机构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型信贷产品,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发行各类创新信贷产品共计85种,信贷余额566.51亿元,用户33838户。同时,持续推进“银税互动”业务,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榆林市优化信贷流程,融资效率全面提升。
据榆林市市场监管服务中心主任田晨介绍,榆林市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注重队伍建设,立足职能职责,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安全监管,推动质量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该局持续推进“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全面实行“证照分离”,优化审批服务;开展转供电环节加价治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