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2日
陕西:“十四五”期间生态空间由浅绿向深绿迈进
陕西:“十四五”期间生态空间由浅绿向深绿迈进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12月1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介绍向深绿色进军、开启生态空间绿色革命新征程有关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陕西“由黄变绿”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土增绿领跑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前列;秦岭生态保护模式持续升级;绿起来与富起来实现“双赢”;生态安全构筑新防线;创新发展形成新格局。已经初步建成“绿色陕西”,奠定了建设高质量“绿色陕西”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累计还林还草410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85万亩。综合治理沙化土地525万亩,固定或半固定流动沙地860万亩,成为全国唯一“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增绿平均值的2倍。
  陕西生物多样性丰富,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91种、种子植物4400余种。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大熊猫野外种群345只,增幅、密度均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数量突破30只,达到32只,成为第三大大熊猫繁育基地。
  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经历“片区保护、全面修复、整体保护、高质量保护、顶格保护”五个阶段,探索形成的山脉生态保护“秦岭模式”,具有全球实践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生态空间由“浅绿色”向“深绿色”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已初步勾勒出生态空间治理战略“三步走”愿景,“十四五”总体思路、整体布局、重大行动和重点工程。
  “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十四五”期间,在全省版图总体实现“由黄变绿”基础上,扎实推动北绿南美、全省整体“向深绿色迈进”;第二步,从2026年到2035年,推进“由绿而美”转变,初步建成“山清水秀的陕西”;第三步,从2036年至2050年,持续推进“由绿而美”进程,建成高质量“山清水秀的陕西”。构建“一山、两河、四区、五带”生态空间治理新格局,制定实施“3+1”四个“十大行动”。
  “十四五”期间,陕西计划开展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湿地草原保护恢复、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提升、“生态云”建设、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共“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用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各项治理措施落在生态空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