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30日
陕西师范大学俄语中心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民歌推广缘
陕西师范大学俄语中心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民歌推广缘
  2016年8月24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陕北经典民歌》(汉俄对照)推广活动后合影

《陕北经典民歌》(汉俄对照)封面、插图

《陕北经典民歌》(汉俄对照)封面、插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风雨征程,七十年硕果累累。几代出版人为了陕西的出版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几代出版人为了神圣的出版事业兢兢业业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文化艺术报》全媒体举办“我与陕西人民出版社这70年”有奖征稿活动。来稿请发送至sxrmcbs70@126.com。
 
  2017年12月,我和我的俄罗斯同事、西安市荣誉市民、俄语中心俄方主任娜塔莉·察廖娃(我们都更愿意叫她“娜塔莎”),著名作曲家刘炽的儿子、美籍华人刘欣欣老师合作编译的《陕北经典民歌》(汉俄对照)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说起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缘分,让我不由得想起四年前和该社第四编辑部几位老师为出版此书共事的那段日子。
  最早和我们联系的是时任该部主任的刘景巍和管中洑两位老师。刘老师和她的助手小管编辑都毕业于陕师大历史系,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在历史系宋永成教授的引荐下第一次来到俄语中心,我们就一见如故,相谈甚欢。2016-2017年被中俄两国政府确定为“中俄媒体交流年”,大家一致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可以共同在出版领域为陕西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次见面我们谈到各种选题,比如中俄文学、文化思想、历史研究等作品互译等。当时我给两位编辑专家讲到我从2009年开始参加陕北民歌翻译的经历,谈到翻译过程中的遗憾、感受和愿望。
  民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拉近不同民族心灵,促进民心相通的最佳工具之一。从2009年起,经历了几次翻译打磨和试唱,我、娜塔莎和我们在“第二届陕北民歌译介全国学术研讨会”认识的刘欣欣老师共同认为,只有在中外语言文化学者、翻译专家和音乐家的工作完美结合的前提下,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陕北民歌的译介才可能在异域被接受、被传唱。我们知道,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这对多元文化和多语言空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于是,我们三人萌生了把陕北民歌译介到丝路沿线国家的愿望。
  当我把这个愿望讲给出版社的两位老师时,他们立即产生了浓厚兴趣,建议出版歌集,并邀请刘欣欣老师来西安共同商谈出版事宜。
  4月初,刘欣欣来到西安,我记得那是春末的一个晚上。因为刘老师事务繁忙,第二天要去延安,我们几人只能利用他的空余时间,当晚8点多见面。这是一次愉快、高效的会面。两个多小时的会谈,我们基本敲定了翻译的曲目,写作、编译、加谱的体例。最令人欣喜的是,作为资深编辑的刘景巍老师提出,我们的视野可以放得更开阔一些,不仅做陕北民歌俄译,还可以做陕南山歌、青海花儿、江南小调等的俄译,做“中国经典民歌对外推广译丛”,当然,还可以从文化互鉴的角度出发,做“俄罗斯民歌引进译丛”。
  就这样,我们的创作集体诞生了。这个集体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紧锣密鼓地开展汉俄对照版的《陕北经典民歌》一书的编写、配曲、翻译、插图、美编和校对工作。
  当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之后,我们发现,它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有趣,也更复杂。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将陕北民歌的翻译定位以演唱为目的。这就要求翻译过程中,在保留词汇文学性和形象性的前提下,歌词译文必须和曲调相匹配,单词音节与音乐节拍相吻合,单词的重音与歌唱呼吸相协调,体现出歌曲本身的诗性特征。为了便于与刘欣欣老师沟通,出版社专门请他来到西安,住在陕西师范大学宾馆,让我们三人能够见面,就翻译和配曲进行切磋和打磨。正是由于出版社提供的良好后勤保障,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三十里铺》《走西口》《兰花花》等十首经典陕北民歌的译介。
  出版带曲谱的俄文音乐书籍,对于陕西人民出版社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为了让歌集更具特色,更吸引人,责任编辑、美术编辑付出了极大心血。刘景巍、管中洑专门约请陕北安塞县(今延安市安塞区)农民画家亲手绘制反映歌曲主题的画作,为歌集配上鲜艳的农民画插图。赵纪才编辑以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对全书的乐谱进行了整体把关。
  终于,关于陕北民歌、陕北文化的中俄两种文字、陕北安塞农民亲手绘制的与歌曲主题相关的农民画,易于演唱和配器的五线谱汇聚在一起,文字、图画和乐符,这三种连通中俄人民情感的符号完美结合,呈现在《陕北经典民歌》(汉俄对照)一书当中。
  随后,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努力下,该书赴京参加了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又赴莫斯科参加了第29届莫斯科国际书展,引起中外媒体和广大读者的极大关注。
  明年是陕西人民出版社70年华诞。作为西北地区第一家出版社,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家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为什么能够紧跟时代,永葆活力,屹立于出版之林?我想,这与他们拥有一批热爱图书事业,对出版精益求精,对文化推广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编辑和出版人是分不开的。
  我很幸运。陕北民歌让我本人,让陕西师范大学俄语中心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结缘,与社里最优秀敬业的出版人结缘。2018年,我曾在“中国特色民间文化走出去”访谈中提到,民歌是民族的灵魂。民歌是最接地气、最真实反映人民生活状态的艺术作品,是最容易让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共鸣、实现交流与理解的东西。正因此,我相信,我们的民歌译介内容将会更丰富,我们和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民歌推广缘会一直继续下去。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世界”基金会陕西师范大学俄语中心中方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