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开始,我院相继推出了《米脂婆姨绥德汉》《山沟沟里的年轻人》《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大漠红柳》《陕北歌谣》《陕北人》《东方就一个红》7部剧作,屡屡获奖。明年是建党100周年,再唱山歌给党听,我们把《岁月韶华》(康世进编剧、李俊强导演、朱启高作曲)作为献给党百岁生日的礼物,亮相第九届艺术节。
剧本,一剧之本。我们回归歌剧初心,在创作过程中关注筑路人的灵魂和命运,通过剧中人物在事业和爱情进行多重矛盾时的潜入,并进行了哲学和人性层面的表达。剧中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纠结和挣扎,唤醒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回忆和思索,挺立起一种筑路精神,敞开了一片为民情怀。
歌剧的魂在歌。剧本里高品质的唱词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作曲在陕北民歌的基础上有了“非常”的创新,既有陕北民歌的原汁,又有民族歌剧的大气,更有接地气的“国际范”“站着你是一座山”“等你回来”等唱段奠定了这台歌剧的旋律走向,让全剧的音乐荡气回肠,歌声沁人心脾,撼人魂魄。
导演构思新颖,视觉独到,用丰富的导演语汇诠释剧中人生命的光辉。在他的驾驭下,剧本有了新的灵魂,民歌有了新的生命,舞美设计虚实结合,朴实中见新潮,新潮中见本真,使《岁月韶华》的艺术品质更加完美。
戏是让演员来演的。作为民歌剧,演员既要有唱的本事,更要有表演的能力。王晓怡是我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是陕西省首届“十大陕北民歌手”之一,在《米脂婆姨绥德汉》和《陕北歌谣》中担任过主角并获奖。她是一个在舞台上不服输的人,经过反复阅读剧本,体味唱段,勇敢地挑起了这一重担。排练场上,她摸爬滚打,流泪流汗,终于将童玲这一艺术形象光鲜呈现在舞台上,既完美了童玲的形象,又释放了自己的艺术情怀。郝亮亮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声乐教师,现在师从王宏伟攻读声乐博士。他是从我们绥德县走出去的获得过中国“金钟”声乐大奖的歌坛新星,他熟悉陕北生活,声乐功底深厚,长相俊美,与沈鸿的知识分子气质相近。他的刻苦,他的敬业,注定了他的成功。李勇、王园园、贺斌、武合瑾、史光义、柴瑞雪几位演员,通过这次排练,演唱和表演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和外在表现也各得其所,给纯粹的歌手们带了个好头。民歌手周琳的陕北说书,像一朵艺术奇葩,也给这台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半年的精心策划,两个月的紧张排练,我们牵手陕西演艺集团演出公司,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荣获省九艺节“文华优秀剧目奖”。
(供稿: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