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0日
68件流失英国文物25年后成功追索回国
68件流失英国文物25年后成功追索回国
  文化艺术报讯 11月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追索回国有关情况。
  今年1月以来,国家文物局与外交、海关等部门紧密合作,在中国驻英国使馆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历时10个月,成功将流失英国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国。经国家文物局组织鉴定,整批文物器型较为丰富,品相较好,精品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批文物的回归,为我国政府持续25年的跨国文物追索行动画上圆满句号,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10月20日下午,文物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海关在停机坪即时查验,予以通关便利,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三家直属单位分工协作,连夜完成文物查验并点交入库。10月21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展实物鉴定,68件文物中,暂定二级文物3组13件、三级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质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整体来看,文物器型较为丰富,品相较好,精品较多,唐三彩七星盘、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马、一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关强表示,此次68件中国流失文物顺利回归,是中英两国在“1970年公约”框架下,合作打击文物走私、促进文物追索返还的成功范例,既彰显了我国政府打击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坚定意志,也是多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国际规则改革完善、促进国际法秩序朝有利于文物返还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成果。
  今年时值“1970年公约”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在线会议方式组织开展庆祝活动。国家文物局在官方网站开设了专题网页,将此次追索回国的文物、追索过程在线展示,为广大社会公众献上文物回归后的“首秀”,也借此庆祝公约50周年,与国际社会分享文物追索返还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