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红 《梦开始的地方》 纸本设色 220cm×190cm 2014年 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二者紧密联系,谁都离不开谁。
写生的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手段:一是以游览、感受的形式去体验和参悟,不是直接面对自然作画,通过一种“目识心记”默写记忆式的写生,之后回到案头再进行创作,写生为创作提供了大致构思,有思才有得,是一种间接的创作。二是直接把写生当作创作来画,面对景物抓住重点,进行再创作的方式,对每个物象都进行合理取舍,在笔墨上追求笔精墨妙,分别会用上画家所学的一切运笔运墨的方法,在构图上特别重视物象的开合关系,追求画面厚重或者是某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所以我觉得写生就是创作,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下面根据我的学画经历来主要谈写生中的“对景写生”。
“对景写生”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写生工具直接面对自然进行描绘景物。首先大家都明白写生是为创作服务的,如果没有写生经验,凭空想象来作画,创作就等于闭门造车,创作的生命也就会慢慢枯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然而,不管是水墨写生还是写生速写,都是画家具体了解自然山川的手段。画家都是根据自身的长期创作,发现创作中需要什么,如何解决什么的问题,往往都是在创作中遇到问题采取写生的手段来解决。如在创作中发现自身树石基础薄弱,就到写生中去补树石基础;发现自身对山石结构不足,就到写生中去解决山石结构的问题,反正都是创作中需要解决什么就到写生中解决什么。最直接的手段也就是直接的对景写生,同时通过对景写生可以为创作收集素材,研究山川造型的特点,练习构图等,用写生的手段解决自身创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写生对于山水画家来说,是成长中的必修课,是成功山水画家的必然所在,要以自然为师,到生活中去写生。首先要带着爱到生活中去,热爱自然,激发强烈的写生欲望。在通过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山川的地貌特征,树石的形态变化,地域环境的来龙去脉,房舍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云雾与山川的关系,人文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写生是在“写境”而不是“写景”。写境是指画家在写生中站在景之外观察自然,具有某种驾驭景物的特质,而“写景”就是画家被景物所驾驭,如同照相写景,当然这种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站在景之外驾驭“景物”去“写境”,这种写境的方式是写生的最高要求,绝非一日之功,这是画家一生追求的目标。
在具体解析山水画写生中,总结出两种写生方式:一、运用比较简练概括的手段,瞬间抓住自然的特点进行勾勒,突出画面的概括性,可忽略画面的完整性,注重在写生中的感情,用“一笔墨”(所谓“一笔墨”就是在运笔过程中毛笔蘸一次墨,笔上所含浓、淡、干、湿墨全面铺开一遍走,将所蘸墨一次完全用净,随后继续蘸墨,循序渐进的运墨方法),情绪流露于笔端,讲究用笔中的书写性,准确抓住自然中最能打动作者的物象,迅速勾勒出击中作者的物象,之后笔笔生发写完画面。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在画面中感受到作者写生中的情绪变化,“一笔墨”的用笔能使画面笔墨节奏鲜活,画面出现某种不确定因素之美感,画面极具现场感,这也往往最能击中观者的心灵。据有关资料介绍,“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写生就是用的此方法进行对景写生,石鲁先生写生中主要注重感受、感情,往往会在他的写生中看到那么几笔似乎不太正确但又正确的运笔,就这几笔会使观者灵魂深处微微颤抖,一切都在似与不似之间,可遇不可求。二、把写生当作创作来画,面对景物抓住重点,进行再创作的方式,对每个物象都进行合理取舍,在笔墨上追求笔精墨妙,分别会用上画家所学的一切运笔运墨的方法,在构图上特别重视物象的开合关系,追求画面厚重或者是某种诗情画意的意境。当然这种写生方式需要长时间的绘制。据有关资料介绍,李可染写生就是一种对景写生再创作。李可染写生作品实际差别较大,只刻画重点标志,大胆取舍但最终画面却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这也许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缘故。写生为创作服务,画家通过写生实践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将所领悟到的自然的精神融进画家的主观情感,用笔墨的形式再现自然就是山水画创作。
我在写生的过程中也是采用以上两种写生相结合的方式,有时注重写生的情感、重视写生的现场感,有时又将写生当作创作来画,最关键在于明白写生中要解决什么的问题,怎么感受自然的问题,怎么了解山川心性的问题。
我长期深入陕北进行实地写生实践,深刻领悟到写生在绘画中的重要性,通过写生实践理解陕北的物态、物情、物理,体会陕北的精神。大到陕北的地域环境、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小到树木、山石、房舍、牲畜等,明白陕北的四季变化;在长期的陕北写生中领悟到应该如何运笔运墨,贴切地表现陕北以及如何使用色彩表现的问题:在长期的陕北写生中,明白在创作山水画的道路上写生一定是要长期坚持,一定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大量的写生将陕北默记于心,在创作中做到随心所欲。在创作陕北题材的道路上虽然从理论上明白了写生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艺术创作经验还是不足,需要更长时间的写生实践,也许才能理解写生真正的含义。
白海红 《黄河勇进》 180cm×150cm 2020年
白海红 《清涧春山》 纸本设色 136cm×68cm 2020年
白海红 《平凡的世界》 纸本设色 180cm×150cm 2020年
白海红 《鲁艺故事》 纸本设色 220cm×190cm 2019年
白海红 《红色染红了陕北》 纸本设色 180cm×150cm 2016年
白海红 《饮水思源》 纸本设色 180cm×150cm 2019年
白海红 《家住高山》 纸本设色 138cm×69cm 2019年
白海红 《米脂人家》 纸本设色 180cm×97cm 2019年
白海红 《无定河畔》 纸本设色 68cm×34cm 2020年
白海红 《黄河之水天上来》 纸本设色 68cm×34cm 2020年
白海红 《春到陕北》 纸本设色 136cm×68cm 2020年 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过程,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讲的。也许当时不太懂其中道理,只是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做,现在越画越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的确是学习绘画的真谛,从传统到生活的过程,也是“慎思、明智、力行”的过程。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习画过程中的写生:一位大有所成的画家,一件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取决于艺术家的两个经验:一是艺术经验,二是实践经验。实践经验就是深入生活,进行写生的过程。临摹是提高艺术家“术”的过程,写生是让“术”得到升华,技术高是工匠,只有技术得到升华,才可能上升为艺术家。艺术家通过写生了解自然万物生态变化,气候的阴晴变化,让其作品富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