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31日
恽寿平《艳秋图》
恽寿平《艳秋图》
〔清〕 恽寿平 《艳秋图》 绢本设色 165cm×69.7cm 1689年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号南田、白云外史、云溪外史等,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早年跟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最初着笔山水画的恽寿平,后与王翚结交,因不甘“第二”而改攻花鸟画,终成一代名家。
  恽寿平以花卉画闻名清初画坛,他对历史上花卉名家多有借鉴,他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写物之生意”,凡花卉的向背欹正,各尽其变,甚至使人会觉出“清芬旨拂拂,从纸间出”,最终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恽体”画风。恽寿平认为“写生之有没骨,犹音乐之有钟吕,衣裳之有黼黻,可以铸性灵、参化机,真绘事之源泉也”。“没骨牡丹,起于徐崇嗣,数百年其法无传。余为古人重开生面,欲使后人知所崇尚也”。因此,他写生所追求的效果,不是“脂粉华靡之态”,而是一种鲜润透脱的生机,是一种不艳不俗的超逸格调。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史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
  恽寿平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