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日前,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下站村发现一处大型秦汉时期祭祀遗址,并勘探到了数量惊人的祭祀坑,经初步确定其为秦宣公用于祭祀青帝的遗址——密畤,距今2600年。
下站祭祀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下站村,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上,东西两侧均为河谷,台地南北狭长,长约4.3公里,北缘距渭河河道仅800余米。遗址位于台塬中部偏北,距台地北缘约1.9千米,距秦岭山脉约2.4千米,东西宽540米,南北约430米,总面积约23万平米。“2018年,我们在下站村发现大量祭祀坑,结合历史文献,我们锁定了密畤的位置,大体上应该位于雍城以南的渭河南岸台地。”下站遗址考古队领队游富祥介绍说。
密畤是古代帝王祭祀青帝的地方。作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青帝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掌管天下的东方。
《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作密畤于渭南(渭河以南),祭青帝。密畤对于秦宣公乃至秦人除了祭祀的神圣性,还有着另一个特殊的意义。
作为秦德公的长子,秦穆公的长兄,秦宣公继位之始便深知“家底不厚”,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72年,秦人在宣公的带领下始终韬光养晦,为秦国赢得四年休养生息之日。公元前672年,面对实力强大的晋国数次侵扰,宣公筑密畤祭祀了青帝后,终于向晋国开战。虽然实力悬殊,但秦国仍然打败了晋国,自此后,秦与晋的战争变成了家常便饭,秦人也由此迈向统一的征程。
据游富祥介绍,下站遗址正北距秦都雍城21.8千米,距血池祭祀遗址约35千米,距吴山祭祀遗址约59千米,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三个遗址与秦都雍城都可互见。“我们通过田野调查和勘探,初步明确该遗址中心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砖瓦堆积区,约2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凹字型,砖瓦堆积区及周边分布有各类祭祀坑。”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灰坑、房址和各类祭祀坑总计50余处,出土了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较多陶器和铁器。祭祀坑内埋藏大量马、牛、羊等牺牲,数量惊人。
而此次考古发掘的面积仅800平米,结合考古勘探发现的祭祀坑数量、面积,考古工作者估算祭祀坑与牺牲的数量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国家祭天典礼的盛大、秦汉文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