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1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地市
第A05版:龙首文苑
第A06版:龙首文苑
第A07版:龙首文苑
第A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论西周的金文体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23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西周的金文体系
论西周的金文体系
《大盂鼎》(左)及其铭文
《虢季子白盘》(上)及其铭文
《散氏盘》(上)及其铭文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传世的铭文一般都刻在钟鼎上,因此钟鼎文比甲骨文保存得更为完整。钟是一种乐器,鼎作为祭祀用的礼器。例如,传说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九鼎就是王朝的传国重器,后称定都。铸刻在鼎上的文字,大多是记录或赞扬功德的内容。据统计,青铜器上的金文大约有三千零五个文字,其中已知的有一千八百零四个,略多于甲骨文。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的阴文,有的是凸出的阳文。前者叫“款”,意思是“刻”;后者叫“识”,意思是“记”。因此,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也可以统称为“钟鼎款识”。后来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源于此。
根据时间的不同,金文书法可分为四个时期,商代金文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西周金文约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东周金文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2年,秦汉金文约公元前221年至219年。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