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10月14日至10月15日,陕西省残疾人作家采风活动在延安举行,两天时间里作家先后深入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路遥纪念馆、鲁艺旧址等地,学习感悟延安精神,体验感受延安变化,了解宣传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对外展示拼搏进取、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新延安的新形象。
延安市作协党组书记霍爱英在活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延安这块土地是革命圣地,是新中国文艺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文艺界人士追根溯源、逐梦追魂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彪炳史册的13年革命史,还有灿烂辉煌的13年革命文艺史,延安这块文化富矿区非常值得作家朋友们来探索抒写。进入新时期,延安在退耕还林、脱贫攻坚、苹果产业后整理等方面成绩斐然,希望全省残疾人作家朋友们在延安多看看、多写写,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向世人展示今日延安的盛世美颜。
陕西省文学基金会理事长雷涛在讲话中说,在陕西文学大军中,残疾人文学队伍是一个亮点,他们不仅在陕西文坛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更在全国文坛上显露出了应有的水准,拥有了一定的文学地位。全省残疾人作家队伍的创作对陕西文学的坚强底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后,陕西省文学基金会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全省残疾人作家开展文学创作。10月15日,延安市作家协会组织延安部分知名作家与残疾人作家采风团共同举行庆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周年作家交流座谈会。会议由杨凌示范区文联主席、省残联作协名誉主席贺绪林主持。
会上,省残联作协主席薛云平介绍了本次采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延安市作协党组成员侯波介绍了延安市作家协会成立发展的过程及延安作家近两年来的文学成就。并在随后的讲话中说到,作家要用作品说话,要把自己活成一棵大树,扎根土壤,枝繁叶茂。陕西农村的变化史是中国变革的缩影,身为陕西的作家,无论我们健康或有残障,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继《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浮躁》之后创作出跨时代的力作,为陕西农村变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陕西作家的机遇,也是陕西作家的使命。
著名诗人曹谷溪用视频回顾了史铁生和路遥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激励在座的残疾人作家树立信心,笑对人生,在写作中放飞心灵。成路、李玉胜、高安侠、惠潮、高涛等作家代表也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本次采风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作家们的交流学习,加深了情感沟通。活动结束后,作家们将精心构思,与延安作家一同创作出更多书写延安、讴歌延安的作品,共同为延安文学的持续发展贡献残疾人作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