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0日
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启动
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启动
群舞《行鼓行》  陕西省文旅厅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魏韬)10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在宝鸡市正式拉开帷幕。
  陈梦榆在启动仪式上介绍,陕西省群星奖作为陕西省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项,自2017年纳入陕西省艺术节开展评选以来,已经成为陕西省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10月9日至10月12日的4天时间里,舞蹈、音乐、戏剧、曲艺四个门类的7场比赛将在宝鸡举办,并最终产生20件群星奖获奖作品。
  今年5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评奖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了本届群星奖评奖工作。经过初选和复赛,四大门类的80件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进入决赛,其中音乐门类22件,舞蹈门类19件,戏剧门类21件,曲艺门类18件。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内容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表演技巧娴熟,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代表了陕西省近三年来群众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
  本次群星奖评选参演单位多,具有较大的社会覆盖面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据统计,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160个演出单位的278件作品参加初选,参与创作、演出及辅导人员达2300余人。进入决赛的80件作品的演出单位共50个,其中文化系统41个,工会系统3个,社会团体5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政治工作部1个。
  除创作、评选外,全省各地围绕群星奖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展演活动。据初步统计,自5月以来,共举办展演选拔173场,观众达8.2万余人,群星奖真正成为带动陕西省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启动仪式后,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舞蹈门类决赛在宝鸡市工人文化宫正式开启,19件从全省各地选拔而出的优秀舞蹈作品展开了最后的比拼。舞台上,群舞《源》《醴泉墨韵》《秦风鼓震》《拓》《行鼓行》等通过肢体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把民族精神弘扬贯穿其中;双人舞《江城别恋》、群舞《风雨同舟》《白衣长城》等把英模作为舞台上的主角,用舞蹈之美致敬崇高;群舞《火红的萨朗》《萦回长安》《扇舞黄土地》等作品则流淌出对脚下土地深深的爱恋,以极具历史文化风味和民族风情的舞蹈编排,赞美家乡、传承文化。这些作品以鲜明的人民性舞出新时代的主旋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了解,本次进入群星奖决赛的诸多作品,更加注重艺术性的表达,不少作品借助现代视频技术的运用,强化了视觉效果,增强了感染力。比如,群舞《萦回长安》通过画面、舞台调度、人物造型及服饰、道具等的上佳组合,构成有古韵、有意境的舞台呈现效果。群舞《扇舞黄土地》把陕北秧歌和民俗风情付之于一众女子秀美的身姿、手中的彩扇、靓丽的服饰和流动的舞韵中,成功演绎出一道黄土地上的美丽风景。同时,以《致富果》《老站长的梦想曲》《火红的萨朗》《低头族》等为代表的舞蹈作品,将乡村振兴中的农民兄弟、普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羌寨人红火的新生活、当代人的生活习惯等作为表现对象,折射出群文作品强烈的现实观照性。
  当天,群星奖舞蹈门类决赛分下午和晚上两场进行。随后几天,音乐、戏剧、曲艺类决赛将在此相继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