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2日
算明白“免票游”的“大账”
算明白“免票游”的“大账”
   新闻速递:据报道,截至9月8日,武汉23家原本收费的A级景区开展预约免票已满一个月时间。近一个月来,“免票游”降低了旅游门槛,提升了旅游积极性,带动了一连串的消费链条,收到了舍一地门票收入、得全城复苏活力之良好效果。 

  免一张票,迎八方客,景区门票免费,游客闻之心动,热情高涨。可观数字的背后,不仅仅意味着都是去景区游和览,还要吃、住、购、娱,既顺应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也让参与活动的景区逐渐脱离“门票经济”,景区转型内生动力更强,助推了旅游产品的迭代升级,实现了双赢乃至多赢。
  换言之,“免票游”是笔“经济账”,门槛降低了,流动性提高了,有了规模效应,再加上良好的口碑,其实际效果和“薄利多销”是一样一样的。武汉市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专家认为,“免票游”背后的一系列经济逻辑,契合了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出台一些激励机制,让免票这种惠民活动持续、长期开展下去。这很有道理,也势在必行。要知道,没了门票收入,一些景区利益是受损的。如果就此无动于衷,让景区本身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不仅有失公允,也会让“免票游”这种惠民活动难以持续、长期开展下去。
  作者:张国栋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