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5日
郑板桥《碧纱清影图》
郑板桥《碧纱清影图》
[清] 郑板桥 《碧纱清影图》 纸本水墨 153cm×83cm 1759年
  画家简介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作品款识
  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绡,扫取寒梢万尺长。”梅花道人诗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皆诗意清绝,不独以画传也;不独以画传,而画益传。愚既不能诗,又不能画,然亦勉题数句曰:雷停雨止斜阳出,一片新篁旋剪裁。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鄙夫之言,有惭前哲。廷翁年学老长兄先生正画。
  乾隆己卯板桥居士郑燮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