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0日
京剧老旦经典名剧《钓金龟》的学习与传承
京剧老旦经典名剧《钓金龟》的学习与传承
  在京剧舞台上,《钓金龟》是一出久演不衰的经典老旦剧目,这出戏实际应包括《钓金龟》《行路训子》《哭灵托兆》三个故事情节。
  在学习和演出的过程中,我觉得《钓金龟》(《行路训子》《哭灵托兆》)可以说是一出抒情音乐剧,它的主体精神就是表现主人公康氏对儿子的一种朴素而深挚的母爱。
  康氏是一个地道的贫婆,年轻守寡含辛茹苦养活两个儿子,一上场的【引子】就已经把康氏的形象勾画出来,记得小时候学戏时,不懂得分析人物,满宫满调,底气十足地打这个引子,虽能博得喝彩声,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康氏家无隔宿粮,饥寒实难当,不可能底气十足地唱。于是在后来的学习和演出中,我试着用不同声调来打这个【引子】,前面的“家无隔宿粮,饥寒……”调门虽不高,但感情真挚,“实难当”三字还可满宫满调,前后一对比,正好是康氏抒发自己穷家难当的最好体现。这样上台不足三分钟,康氏的人物形象就在观众心中树立起来,同样能博得喝彩声。后面当康氏听到大儿子当官不养自己,小儿子也同自己开了个不小的玩笑时,她受不了打击,将玩笑信以为真,于是开始苦口婆心地教导,历数二十四孝。在整出《钓金龟》中,对康氏这个人物要着重体现一个“穷”字,她的最高愿望只是终生有靠,要把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妇女的悲苦、无助的心态充分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