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济朴)7月16日,西安市召开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健康教育工作,并对2019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予以公布。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西安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达到17.74%,总体水平稳步提升,比2017年的13.98%提升3.76个百分点。
发布会上,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顺智称,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将普及健康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明确纳入《“健康西安2030”行动规划》。也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西安市继2013年首次开展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后,每两年监测一次。2019年9月至12月,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采用与国家健康素养监测相同的问卷和方式,在13个区县和高新区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监测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其中:城乡人口比例为0.95颐1,男女性别比为0.87颐1,平均年龄为46.34依13.295岁;涉及全市42个街道(乡镇)84个社区(村),得到有效调查问卷2808份。
监测结果表明,西安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健康素养水平的城乡差异、职业差异、年龄差异依然存在——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15至44岁的居民高于45至69岁的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农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其他职业人群。
据介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的目标。为此,西安市卫健委呼吁社会各界和每一个市民都高度关注健康素养问题,为提高全市健康素养水平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副主任荣亮表示,下一步,西安市将着力从缩小城乡健康素养水平差距入手,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力度。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运用好创建健康村庄、健康家庭等活动载体,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及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并联合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农村学校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弥补健康素养在农村地区的这块短板。
同时,通过加强干预,使农村居民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