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作 大理市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福寿螺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采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线摘除福寿螺卵块,并将按每公斤螺卵40元的价格给予补助奖励。随着福寿螺产卵量增加,大理市每天出动450多人,每天可清理出螺卵400多公斤。(7月16日《科技日报》)
福寿螺对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已经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大理实施“重金悬赏”,对采摘福寿螺卵的给予补助奖励,符合全民治理的理念,能够带动全社会开展福寿螺清理行动。
但目前来看,“重金悬赏”清理虽然有效,但只是一种事后措施,遏制外来物种入侵还应该将关口前移,并综合施治。首先,应在源头防控方面做文章,加大执法力度,严把入境关口。其次,我国应加快立法进程,建立起外来物种引入者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管理生物引种过程。最后,还要提升社会防控意识。
作者:孔德淇 来源:《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