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7日
观点
女生坠亡之问 如何作文和做人
女生坠亡之问 如何作文和做人
   6月4日,江苏常州市一5年级小学生妙妙(化名)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家属称,当时妙妙刚上完作文课,事发前,妙妙的作文被老师评价要“传递正能量”。12日,金坛区政府办、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称,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6月14日,妙妙家属告诉记者,对上述调查结果并不认可,目前还在与学校协商此事。(6月14日《新京报》)
   妙妙坠楼身亡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官方通报,不存在辱骂、殴打学生问题。而关于当事教师是否存在校外办班以及平时对妙妙有无嘲讽等问题,目前尚未回复。对此,我们仍需拭目以待。希望妙妙的家人得到应有的公平公正。
   如今,争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其一,如何看待妙妙的作文。据孩子妈妈讲述,6月4日作文课堂上,妙妙在《三打白骨精》读后感中,认为白骨精善于欺骗,十分可怕,并发出了一段感慨。当事教师对孩子作文进行了大幅删改,并批评要“传递正能量”。
   这张删改的作文图片在网上广泛流传。从中可以看到,孩子被删掉的内容,大多是鲜活的细节和一些津津有味的描述。为什么要粗暴地删掉这些内容呢?客观而言,强调“正能量”无可厚非,对于作文,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审美趣味。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充分的包容心,特别是当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强、敏锐度高的年龄,他们对色彩、心理等方面的感知是非常宝贵的。应该珍惜并给予鼓   励,而不应强硬地要求整齐划一。一篇作文虽小,反映的却是教学思维和教育方式问题,值得深思。
   其二,如何看待家长群里的点赞。网上流传的另一组照片显示,女生坠亡后,学生家长群里,一位家长却带头呼吁:“袁老师没有错,你们点个赞。”随之,呼啦啦出现了一连串点赞。直至后来,一位家长谨慎地说:“这时候点赞,会不会对孩子的家人增加伤害?”
   其实,事发后,当事教师肯定压力巨大。部分家长想安慰一下老师情有可原,但用这样的方式,已然突破底线了。孩子尸骨未寒,那些点赞的家长同情心和同理心何在?这牵扯到最基本的做人原则问题。
   如何作文,如何做人,这是妙妙坠亡后,给社会留下的两道思考题。“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妙妙作文的最后一段,文笔虽稚嫩,却锐利如刀。夜阑人静时,每个人都不妨扪心自问: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又该如何坚守良知。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孩子,走向明天。
   作者:王学义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