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6月16日,西安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对全市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作出安排。其中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今年统一在招生平台登记报名
按照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的要求,西安市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统一在西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平台登记报名,按“先入学信息审核、后登记报名”的程序进行。学生和家长登录本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门户网站,或西安市教育局门户网站、西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平台(网址:http://www.xaywjy.com)及其微信公众号(xaywjy)下载并填写《西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审核登记表》,按照所在区县、开发区教育局工作安排,携带相关入学资料,到对应学区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或审核点进行入学信息审核,填报意愿学校。公办民办小学招生对象包括2014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西安市户籍适龄儿童、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公办民办初中招生对象包括具有西安市户籍或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
民办中小学招生范围、录取方式有变化
今年西安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变化主要涉及民办学校,与2019年相比有三点变化:
录取方式由原来的民办初中“电脑随机录取+面谈”、民办小学自主招生变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招生范围方面,民办初中仍然在全市范围内招生,民办小学由全市范围招生调整为原则上在本区县、开发区范围内招生,5种情况可以适当扩大招生范围;今年市级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招生录取。
公办中小学招生则由各区县、开发区明确新生入学程序,先安排辖区内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分布、学位供给等情况,按照“提前摸底、公布学位、公开规则、参考意愿、相对就近、统筹兜底”的原则安排辖区其他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也可结合紧密型“名校+”教育联合体的组建模式,在确保“+校”学区学生应入尽入前提下,在“名校+”教育联合体内统筹学生到“+校”入学。区县、开发区可探索在热点区域学校试行分类登记、积分制入学。
此外,《通知》还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西安市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残疾儿童少年、优抚对象子女和其他群体等五类保障特殊群体入学政策。
学区划分方案明日向社会公布
《通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招生纪律,严格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规定,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
据悉,6月18日,各区县、开发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和学区划分方案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可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门户网站及其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