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5日
〔唐〕兴福寺残碑
〔唐〕兴福寺残碑
  《兴福寺残碑》亦称《吴文残碑》《兴福帖》,俗称《半截碑》。唐开元九年(721)立。唐代僧大雅集晋王羲之行书,张思忠等刻字,残碑高80厘米、宽103厘米、厚27厘米。35行,每行残存20余字。北宋修城墙时掩埋于地下,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西安南城壕中发现,仅存下半截。《金石萃编》《西安碑林全集》《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有著录。现陈列于西安碑林第二室东侧。碑林藏石编号:633号。
  《兴福寺残碑》是距《怀仁集王圣教序》为时不远的名碑,历代学者对此碑评价也褒贬不一。明代赵崡《石墨镌华》评曰:“兴福寺僧大雅集右军书,余观其笔法去《圣教》远甚,应是集字者不及怀仁而碑有‘开元九年’字,疑是《圣教序》诸刻中摹集,非右军真迹也。明代安世风《墨林快事》评:“集人大雅乃兴福寺僧,故世谓之《兴福帖》,其集王字故独行其精神筋力,是以书家重之。”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评:“僧大雅所集之《吴文碑》亦用右军书,尤为逋峭,古今集右军书凡十八家,以《兴福寺》为最,不虚也。”清刘熙载《艺概》评:“唐人善集右军书者,怀仁《圣教序》外,推僧大雅《吴文碑》。《圣教》行世,固为尤盛,然此碑书足备一宗。盖《圣教》之字虽间有峭势,而此则尤以峭尚,想就王右军之峭者集之耳。”清代郭尚先《芒竖馆题跋》评:“怀仁集书,千古绝作,其病在字体衔接太紧,不得纵宕,故香光(董其昌)疑为怀仁自运。盖匀圆整洁止是唐人法,晋人无是也。此碑神观自不及怀仁,而分行稍疏转觉古穆。”
  《兴福寺残碑》尽管历来褒贬不一,但仍是集王字诸碑中的尤佳者,单字看来,字字珠玑,点画飞动,气韵生动,神采高洁,具王羲之书法风范。然而从通篇行气来看,有些字字独立,缺少呼应关系,明显行气不足,通篇行气要逊于《怀仁集王圣教序碑》。虽然如此,但一点也不影响《兴福寺残碑》的书法价值,它与《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同秀于西安碑林。
  薛鑫/整理 资料来源:王冰《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