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3日
话题
为入脑入心的“脱贫标语”叫好
为入脑入心的“脱贫标语”叫好
  “抢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吓跑儿媳妇”“窝在家里出懒汉,出门干活人人赞”“今天的辍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贫困户”“搬迁搬出新天地,移民移出好日子”……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他们盘旋绕行在贵州山区采访,时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脱贫攻坚标语。它们有的漆在路旁,有的涂在墙上,有的写在牌子上。
  仔细读一读这些“脱贫标语”,不难发现,它们似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语言大多通俗,有时不乏幽默,有的还散发着与贫困斗争的硝烟味。相信当地群众,读了这样的标语,一定会在开怀大笑后若有所思,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出现这当中批评的情况。比如一个有让孩子辍学出去打工想法的家长,看到“今天的辍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贫困户”这样的标语,还会不会让孩子辍学,会不会改变知识无用的想法。
  基层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长篇大论的说教不感兴趣,而言简意赅、简明扼要的标语、口号却让他们情有独钟,让他们念念不忘。各地基层干部,在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往往也通过各种标语、口号来推进工作,这是基层治理中的一种常见思路。很多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多多少少都曾受到一些影响。前阵子,某地派出所设置的一段提醒语登上了微博热搜:“打架成本,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短短几个字,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冲动的代价”。
  在贫困农村,一些群众年纪轻轻,身体健康却陷入贫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脱贫的内生动力。有的让老人分户吃低保、由政府承担养老责任,有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外出打工,理直气壮地讲“要穷穷到底,政府来兜底”。在这样的情况下,扶贫干部精准施策,针锋相对,用“抢当贫困户,永远不会富,吓跑儿媳妇”“窝在家里出懒汉,出门干活人人赞”这样的励志标语,对农村群众扶志,让他们明白奋斗的重要性,明白争当贫困户是不光彩的事,这样入脑入心的“脱贫标语”,往往能够直达心扉,让贫困群众醒悟。
  脱贫必先“脱愚”扶贫必先“扶志”,入脑入心的“脱贫标语”,无疑是基层农村“脱愚”“扶志”的一种行之有效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化群众,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值得肯定。
  作者:蒋文苑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