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8日
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西安加速全国中心城市建设
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西安加速全国中心城市建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济朴)2018年,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是全国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也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快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近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
  6月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雄斌,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晓辉,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处长徐田江出席,介绍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李雄斌介绍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意见》明确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破解开发区定位不清晰、产业布局不优、空气质量不高、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难题,统筹城市布局的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使城市成为更健康、安全、宜居的高品质生活空间。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设布局,完善西安城市发展规划战略,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联动,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意见》共6部分、23条。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为立足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建设“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充分发挥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推进城市建设,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丝路科创中心。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深化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和央地融合,支持西安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创新平台。推动西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国家重大专项和省级各类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倾斜支持西安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对外交往中心和丝路文化高地。加强高品质服务供给,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对西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办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推动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提升改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健全网格化信息化监管体系,构建秦岭保护长效机制,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坚持省市共建,加快推进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搭建多层次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拓展区际互动合作空间,不断提高西安开放发展水平。
  下一步,将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会同西安市以及省级相关部门,抓好《意见》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加强各项目标任务的协调推进。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谋划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等,着力提高城市发展建设水平,着力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着力提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