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5月30日在京举行,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丁健等2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丁奎岭等258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李兰娟、张伯礼、仝小林、黄璐琦等多位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其中,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香增、西北工业大学介万奇、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中国兵器工业第二茵三研究所杨树兴、西北工业大学宋保维、西北工业大学张卫红、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张应龙、西北工业大学苑伟政、西北工业大学祝小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新波、西安交通大学彭年才、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王彬文、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等13位陕西科技工作者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和科研、物资生产两条战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科技支撑。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创造锤炼强国建设排头兵,以创新把握前沿竞争主动权,以创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国科协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大科技奖项。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本次大会以“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为主题,并专门针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设立两个新的奖项类别,用来表彰投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和科研、物资生产战线以及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