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原姓侯冈,名颉,民称仓圣,中华万世之文祖。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鸟兽蹄迒之际,革除结绳记事之陋,依类象形而首创文字,开创中华文明千秋之基。为纪念仓颉做出的贡献,国家教育部将“仓颉造字”纳入中小学课本,联合国将“谷雨”这天确定为中文语言日。4月19日,陕西白水县、洛南县举行了各具特色的仓颉祭祀活动。
白水县:九州遥拜仓圣文祖福佑中华
文化艺术报讯 谷雨节的白水,雨后清新,仓圣庙内,千年古柏郁郁葱葱。4月19日,庚子谷雨祭祀仓颉典礼在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举行。
本次活动主题为“九州遥拜仓圣文祖福佑中华”,祭拜规格、礼仪环节按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谷雨祭祀仓颉典礼”九规制举行。
上午9:50,庚子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正式开始。白水县级四大班子领导、文化界知名人士、仓颉文化研究会、仓颉庙中华上古文化园参建单位和仓颉生卒地、仓颉后裔代表等参加了典礼活动。祭拜典礼共九项仪式:正衣冠,全体肃立;金声振,钟鼓齐鸣;迎神楼,恭迎文祖;沐圣光,安放神位;献三牲,五谷丰登;上贡酒,心香一瓣;万民仰,敬献花篮;诰天地,恭诵祭文;静心神,集体参拜。祭祀典礼结束后,所有参祭人员在仓颉墓前进行了谒墓祭祖活动,并向抗击疫情期间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和同胞们哀悼致敬。
本次活动通过“视频观礼、网上祭拜”等形式进行,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视频观礼”和“网络祭拜”等方式参与典礼活动。活动的举办,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仓颉精神,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华汉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和世界汉字文化交流中心。推动白水文旅产业走上新台阶、迈入新境界、实现新跨越,促进区域经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快速发展。
仓颉墓与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镇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仓颉传说”传承单位,也是全国唯一的“庙、墓、碑、书、柏”五位一体的文祖殿堂。仓颉古庙内现有千年古柏48棵,是全国古庙古柏群之首;古建筑十余座,现存古碑18通,其中的《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时大宋苍公碑》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实物,碑石《仓圣鸟迹书碑》上面所镌28个象形文字,是当年仓颉所造象形文字的原形。2014年,“仓颉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受到重点保护。“谷雨节,拜仓颉”成为中华民族肇始春秋、绵延至今的悠久传统。
洛南县:弘扬仓颉造字精神传承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杨开让)“弘扬仓颉造字精神、传承保护文化遗产”。4月19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上午9时,祭祀汉字始祖仓颉典礼在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仓颉小镇举行。
谷雨祭祀仓颉活动在“汉字故里”洛南民间由来已久。如今在洛南县保安镇玄扈山的山崖之上,仓颉所造28字遗迹尚存。目前,“仓颉传说”“谷雨祭祀仓颉仪式”已分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祭祀活动现场,仪仗队员恭迎黑潭圣水、击鼓鸣号,诵读祭文、鼓舞开场。仪仗礼乐队伍分别由祭祀队(祭祀旗、肃静牌、回避牌、神圣牌、造字牌)、兵仗队(由刀、枪、剑、戟、鬼斧、神刀、仙人掌、鬼头刀、晁天登、盘龙棍等组成)、旗仗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绺子旗)、字旗(仓颉在洛南智创的28字大旗)组成,依次向前迈进。
祭祀活动经过敬献花篮、全体肃立向仓颉像三鞠躬及其揭牌仪式,其后,供奉祭品(猪羊、酒、五谷、鲜花、花馍等),主祭人祭酒上香、嘉宾上香,唢呐侑食,古典乐舞表演,洛南县政府领导及省内外嘉宾依次向汉字始祖仓颉虔诚上香、鞠躬,以缅怀仓颉造字的丰功伟绩。这次活动通过视频直播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