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28日
陕西83家博物馆已恢复对外开放
陕西83家博物馆已恢复对外开放
  3月26日袁西安碑林博物馆迎来市民参观遥 文化艺术报见习记者付昭华/摄
  工作第二十九场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陕西省体育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和博物馆恢复开放有关情况。
  我省近十年将建1000个足球场
  据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鹏介绍,陕西全运场馆建设全部复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省各运动队采取非常严格的管控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精准训练。目前,我省2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正在科学训练,攻坚克难,提升夺金实力。
  省政府办公厅于2月24日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全省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体育文化影响力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到2035年,体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实现“五个明显”,即体育设施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显标识、全民健身成为明显社会风尚、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产业规模质量明显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明显扩大。
  关于如何实现2035年目标,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杨文表示,将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全运惠民工程,尤其建设一批惠民工程示范工程和重点工程,主要是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健身长廊、健身步道等,还将建设一批冰雪、足球场地,近十年要建设1000个足球场。推动各市及县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1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城乡人口聚集点农民建设工程,建设1000个。通过以上举措,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同时,为了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今年开始全省所有符合开放条件无论大中小体育场馆,全部纳入免费、低收费补助范围,并且联合教育部门,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有序引导企事业单位场馆设施开放,努力让更多的体育场馆设施能够服务群众健身。
  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预约参观
  在全省疫情防控良好的态势下,陕西省文物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有序恢复开放的指导意见》,稳妥推进全省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
  2月22日,延安市16家纪念馆、革命旧址率先对观众开放;随后,汉中、榆林、铜川、渭南、韩城等地的博物馆和文物类景区相继开放。3月25日,省直属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及西安市属的西安博物院、西安事变纪念馆、大唐西市博物馆等30家博物馆同日恢复开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3家博物馆和27家文物类景区已恢复对外开放。
  据介绍,按照疫情防控和参观安全的原则,各馆基本都采取了线上线下预约参观,控制日参观量和瞬时人流等方式。陕西历史博物馆日参观限额2000人次;西安博物院限额1000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限额8000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馆限额1000人次,免费开放至5月底;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限额2000人次,免费开放3个月;西安钟鼓楼博物馆限额2000人次,免费开放至5月底。
  据统计,开放两天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观众2782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几乎每天都约满,西安市各类开放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1000余人次,其中,西安博物院1508人次,钟鼓楼博物馆接待2189人次。延安几处革命旧址开放以来共接待观众近2.6万人次。
  此外,省内文物系统博物馆在政策性免票人群的基础上,向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全国医务工作者、战“疫”突出贡献者和家属提供免费参观至年底。
  文化艺术报记者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