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梁飞燕)3月16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陕西“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博单位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陕西省文物局拟以省内文博单位为依托,在全省范围内创建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据了解,此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采取设立申报制度,采取自愿申报原则,各文博单位逐级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文博单位挂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并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经费支持。基地将借助陕西博物馆协会、陕西博物馆教育联盟等社会团体平台和报纸、网站、公众号等媒体的传播力量,采取“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专家库、视频库、优秀教育项目数据库等。争取形成一批主题鲜明、活动丰富、模式成熟、差异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民众参观学习需求的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基地。
各基地形成“七个一”格局:围绕一个传承主题,策划一系列原创展览,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设计一系列研学课程、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编写一套主题教材,建立一个优秀品牌。实现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广覆盖局面基本形成,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立足自身优势和周边人文、自然环境,围绕陕西省优秀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元素,深化文物内涵研究,凝练自身传承主题,并围绕主题不断推出系列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公众讲座、教材教具、文创产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西历史文化。
基地申报应具备基本条件:具备一定的观众人群和文化内涵丰厚的藏品体系;具有稳定的科研、陈列、宣教队伍;具有成熟的教育活动项目和完善的展览;拥有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举办培训班、设立讲坛(堂)的场所,能就近协助解决研学、研修人员的餐饮、住宿等;具有一定的文创产品开发条件和实力,已有成熟的文创产品。各级人民政府要树立“保护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理念,加大对基地的支持力度。
各市文物行政部门要准确把握陕西文物系统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基地的业务指导和监管,与文化、教育、党史、档案、广电新闻出版、旅游、民政等部门协同合作,让基地真正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众历史文化素养的文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