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9日
陕西省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
用足用好金融政策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用足用好金融政策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月28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长安银行、西安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省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及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
  省卫健委: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松懈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形势,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自2月28日0时起,将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应急响应调整为省级三级应急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向更加科学精准的专业防控转变。
  继续在与湖北接壤的安康、商洛省界入口、高速路口开展二维码查验,并做好健康跟踪服务。强化风险评估和口岸检疫,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坚决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在中风险地区继续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同时,利用二维码系统登记来陕返陕人员相关信息,落实好特殊人群防护指南。继续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及早识别可疑病例,做到应检尽检、应报尽报、应隔尽隔。对每一例病例追根溯源,对每一个密切接触者深挖彻查。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做到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各金融机构用足用好政策
  2月2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通知,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确保金融服务稳定畅通,做好企业纾困,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形成金融系统应对疫情的工作合力。
  联合四部门印发“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从发挥专项再贷款导向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加强对中小企业流动性支持等11个方面,进一步细化支持举措。
  目前,各银行机构在企业贷款办理流程、利率、审批时限以及续贷、展期等方面均做出安排;保险机构推出扩大保险范围、免费延长保期、适当缓交保费等支持措施。地方金融组织中,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采取不同程度的担保费减免;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在防疫期间免费提供应急转贷服务;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存量及新增挂牌公司减免挂牌年费、初始挂牌费等。
  多家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适当下调融资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保险机构陆续推出惠企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产复工。
  近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还有几项工作安排:一是支持全省金融机构有序加快复工复产。二是建立金融政策落实的监测反馈机制。三是持续加大金融支持。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指导各金融机构用足用好陆续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确保金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西安市:对拟上市企业提供阶段性资金解决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畅通金融活水,优化金融服务,加大政策协调,落实落细落地。
  发挥金融支撑作用,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合理调整逾期信用记录。人保财险为高风险人员捐赠法定传染病保险。工商银行联合保险公司,为驰援湖北的近千名医护人员赠送“护医天使”专属保险。
  通过线上办公形式,为拟上市企业解决应急融资,为拟上市企业协调出具相关证明。联合众多投资机构举行线上项目对接活动。严密监测金融领域风险隐患,着力消除因还款逾期引发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加大协调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全面复工。各银行采取多种方式持续经营,满足了群众日常金融需求。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剩余网点早日复工。
  目前西安市约有50万户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面临困难。在落实中省要求时,西安市政府强调落实落细落地,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发展信心。
  下一步,西安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发展。
  实施好现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的精准支持。用好金融工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全市十项重点工作,对标市级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开展各类线上线下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硬科技产业优势,紧抓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机遇,以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为龙头,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工作的质量。
  近期拟推进的工作包括对受影响的拟上市企业提供阶段性资金解决方案,支持西安市相关防疫药品、医疗设备等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上市挂牌和发行债券。
  金融机构:连续出台措施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融资纾困机制。开展线上信贷“秦e贷”战疫快贷行动,大力推广“非接触式服务”。同时,全面下调利率,为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优惠的“在家”金融服务。
  指导全省信合系统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加快信贷投放、落实利率优惠及综合纾困解困等方式,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聚焦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及农副产品生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消费等领域,全面做好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同时,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及医院100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做好生产及配送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服务。
  长安银行对存量客户调查摸底,精准施策。截至目前,已办理大中企业还款付息期限调整、展期、借新还旧等共计10户21.44亿元,办理小微企业56户3.25亿元。
  主动加强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的服务对接,积极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及时调整相关行业信贷政策,将相关企业列入优先支持类企业,安排专项信贷额度确保贷款快速投放,设置专项贴现额度用于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建立投资银行业务“绿色通道”,多元化支持企业资金需求。对疫情防控重点小微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单列信贷计划,不受规模限制,相关贷款给予专项利率优惠,企业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免收手续费,对其贴现给予价格优惠。
  按照企业复工复产、金融先行的原则,优化信贷流程,有效降费减息,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有序高效恢复生产经营。建立了信贷审批全流程绿色通道。简化授信申报材料和贷时核准程序。简化特殊时期账户业务办理的流程。优化“非接触式服务”。下一步,长安银行将通过增加资金供给、优化信货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西安银行继续数字化转型,用线上服务支持复工复产。截至2月27日,累计为503户企业新增贷款投放16.59亿元,集中投向疫情防控相关领域。
  通过线上产品和企业网银、现金管理平台、缴费云平台等线上金融渠道,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开设支付清算绿色通道,确保疫情期间资金划拨及时高效。针对四类人员(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人员、隔离观察人员、一线防控人员、暂时失去收入人员)灵活调整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同时全力推出线上捐款、在线问诊、特色电商、社区服务四大抗疫场景特色金融。
  疫情期间,西安银行强化了线上“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未来,西安银行将继续坚持数字化转型方向,支持企业和个人有序复工复产。加大对企业网银、现金管理平台等线上渠道的推广力度。聚焦“智慧支付”,完善智慧出行平台,推广智慧物业和云缴费平台,为有序恢复生活秩序提供数字化保障。
  文化艺术报记者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