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6日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结果4月27日公布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结果4月27日公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维护市场秩序、支持复工复产相关情况。
  “组合拳”整合市场监管各项职能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药监局、知识产权局2月15日出台了《支持复工复产十条》。措施主要包括线上服务、简化程序、急事急办、降本减负、技术帮扶5个方面。措施推出后,一是为复工复产开了方便之门,已为87家“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完成换证”的企业办理了特种设备相关许可证延期和免评审换证,授权10个省市的22家检验检测机构办理项目扩项110多项次。二是监管更加灵活,组织对定点企业生产的包括防护服在内的紧急医用物资进行抽检,加强质量监督,抽检工作不干扰、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三是技术保障及时有力,总局集中公布55家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机构名录,同时发布全国170多家获得省级资质认定机构信息,截至2月24日,共受理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产品检测16765批次,已完成检测11089批次,为保证防护用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医用口罩日产达84.4万个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颜江瑛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开辟了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的绿色通道,来保障应急防控物资需要以及防疫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一是立即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的工作方案。二是加快审评审批,推动产品尽早上市用于防疫需要。三是及时服务企业,扩大产能。四是减免注册费用,减轻企业负担。截至2月24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经达到了33万套,医用防护口罩日产量达到了84.4万个,核酸检测试剂的产能每日可以达到170万人份,抗体检测试剂的产能每日可以达到35万人份。
  下一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抓好疫情防控所需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审批工作;督促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深入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对转产扩产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管,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用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来开展质押融资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介绍到,目前,瑞德西韦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批准上市,现在还处于临床阶段。我们在武汉多家医院已正式开始了该药物的临床试验,4月27号才能公布临床试验的结果。我们非常关切瑞德西韦的有效性、安全性,期待能够尽快出现一批包括瑞德西韦在内的,能对新冠肺炎治疗产生积极疗效的药品。
  另外,何志敏提到,用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来开展质押融资,对于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工作。2019年,专利商标的质押融资总额超过了1500亿元,达到了1515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知识产权业务便利化办理、期限放宽与权利恢复、质押融资促进、专利信息服务、服务窗口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关于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情况,目前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设立了质押登记的绿色通道;二是对于防疫应急物资相关企业等采取即刻办理、立等可取的措施;三是组织地方开展质押需求和存量项目的摸排;四是加大政策的集成和工作创新的力度。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与地方的协调联动,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全力支持有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快速融资,为恢复生产、扩大生产作出贡献。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