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6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举行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
  2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二级巡视员舒朝晖、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范振宇、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就口罩生产、物资供应、交通秩序和个人防护等回答媒体提问;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介绍健康知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
  分区分级动态调整精准复工复产
  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
  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
  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高风险地区: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
  国务院要求的对分区分级进行动态调整,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县域的疫情情况综合研判,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符合调整条件的县域及时调整分级。疫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随着疫情的变化可以随时进行风险等级的调整并对外公布。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病例数保持持续稳定下降和疫情扩散的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时候,各省市应该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终止应急响应。
  大企业供应链长,大企业的生产复工对中小企业带动性很强。近期,工信部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根据大企业相关诉求,梳理了产业链配套企业名单,要求各地分区分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逐个企业一对一采取措施,协助解决好物资保障和已出台的金融、税收等政策措施落地问题。这两批名单共涉及25个细分行业,对应51家大型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938家,分别落在全国25个省市区。未来将每日跟踪名单上的企业的复工复产动态变化,及时和地方沟通,共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的复工复产。
  为服务“六稳”做出交通运输贡献
  抓紧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促进交通有效投资,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为服务“六稳”做出交通运输贡献。一是分类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尽快复工,指导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相关要求,严格采取相关防控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有序推动交通重大项目复工。第二方面是加快推动新建项目开工,积极改进招标方式,优先采用电子招标等方式保障工程建设招投标正常有序开展。
  按照不同地区的风险程度实施差异化政策,保障路网平稳运行,有序恢复道路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截至2月24日,115个地级市、158个县级市恢复了地面公交,505个城市持续提供地面公交服务,占全部城市数的71.3%。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此前在公路、码头、客运站等地设置的卫生检疫站,截至2月24日,已经由2月20日的全国大概1.7万处,减少到8000处。
  湖北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护物资基本得到保障
  截至2月24日,协调运到武汉的医用防护服257.9万件,医疗隔离眼罩、医用隔离面罩77.1万个,负压救护车507辆,呼吸机1.5万台,心电监测仪1.3万台,5%浓度84消毒液11.3万箱。医用防护服等每日运抵湖北数量已经连续多日超过湖北方面提出的需求量,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护物资基本得到了保障。
  目前全国口罩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10%左右,近期各地还在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国口罩日产量超过5400万只,医用N95口罩日产量超过90万只,月底有望达到日产100万只,总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同时,呼吁群众科学按需使用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依据暴露风险等级来佩戴使用口罩,普通口罩可以视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增加使用次数。有的人日常居家时也戴着N95口罩,太“土豪”了,完全没有必要。据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