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4日
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病毒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复工企业一定要加强防控意识
病毒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复工企业一定要加强防控意识
  2月23日上午,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晖,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薛林莉,西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三民,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重利,雁塔区委书记赵小林,阎良区委书记王育选,出席发布会。
  截至2月23日8时,西安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0例,累计治愈出院74例,死亡1例,新增确诊病例0例。目前西安市累计治愈出院人数超过在院人数,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但现阶段随着企业复工,病毒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严防输入、内防扩散”依然不能放松。
  复工企业个人要做好防护
  企业: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组、制定相关方案及制度,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完成对每名员工复工前两周涉疫相关情况的排查;对员工做好岗前防控知识培训,明晰复工后工作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及时发放到位(物资储备不少于3天用量),同时对厂区公共场所和人员聚集场所设施设备提前开展通风消毒管理。复工企业在开工后,一定要加强防控意识,规范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个人:继续配合社区做好防控工作,严格体温检测。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必需上班时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避免近距离交谈。在办公室避免人群聚集,交谈保持1.5米以上距离,不聚餐、不多人开会。进入食堂前要洗手,在落座吃饭前不随意摘掉口罩,用餐需注意间隔距离。注意所有家居、办公室或会议场所多通风、勤消毒。
  科技局:坚持疫情防控与科技企业复工“两手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科技局坚持疫情防控与科技企业复工“两手抓”,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支持疫情防控领域技术创新,安排229万元立项支持4类15个疫情应急防治专项,组建全市疫情防控科研专家团队,征集推广PRC核酸检测仪等30余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二是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经费支持,提前兑现2019年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指导市级众创载体减免入驻企业房租,经摸排估算,全市约有500余家企业享受1至12个月不等的房租减免,减免金额2500余万元;组织征集2019年度入驻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企业和团队资助项目,协调推荐20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向科技部提出累计1.8亿元信贷需求,直接参加疫情防控企业获得相关金融服务机构授信和支持7000万元。
  三是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实行“告知+承诺”的“不见面”审批方式,暂时取消工作许可延期业务申请时限。
  四是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实施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研项目,项目结题验收时间延长3个月、国际合作项目延长6个月,到期项目未结题验收的,合同期限适当延长,疫情期间暂停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中期评估等工作。
  五是选聘农业科技特派员193名服务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实现全市已脱贫291个省定贫困村全覆盖,适时开展技术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下一步推进措施:全力做好精准服务,加大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切实减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负担,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行涉企服务网上办公便利化,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市属国企确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以上
  春节期间,市属企业的2.1万名职工坚守岗位,保障着城市基本需求。水务集团“一地一策”保障15所定点医院及重点企业用水无忧,增加尾水消毒剂量,确保“排放水”指标安全。
  市属企业积极落实属地政府防控要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好了1632个小区60余万户住户的防控排查工作。西安建工响应政府号召,80余名工人紧急投入西安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光荣完成了8000多平方米钢构屋面的材料采购和安装任务。
  国家电网西安供电公司、中建安装华西公司等中省企业也都第一时间加入了疫情防控战斗。市属国有企业已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资金3600余万元。
  2月10日,西安市国资委制定了10条鼓励和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促进国有经济平稳发展措施,落实了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减免房租、欠费不停供、平抑物价等疫情防控要求。
  2月18日,市国资委印发《市属国有企业减免非国有企业房租的实施细则》,具体明确了减免房租的范围、程序等,方便企业落实减免房租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减免房租将为非国有企业减轻6300余万元的负担,通过“欠费不停供”将为非国有企业缓解6100余万元的资金流通压力。
  为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帮助解决问题促进有序复工,西安市国资委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了8个督导组,一线定点联系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工投集团、城投集团、轨道集团、水务集团、建工集团等市属企业全部或部分复产,已经有4.8万名干部职工返回到工作岗位。
  下一步工作措施:落实“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总要求。市属国有企业将有效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作用,确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以上。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市区两级政务大厅部分窗口恢复正常
  为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和疫情传播,2月3日起,西安市行政审批局市区两级政务大厅暂停开放,推行“不见面审批”。截至2月21日,共接受电话咨询36702次,网上办件73005件,特殊紧急事项现场办理2697件,办理较多的事项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医保社保、涉税服务等领域。
  下一步,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围绕优化审批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实抓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正式开放市区两级政务大厅涉企服务窗口。2月24日起,市区两级政务大厅与企业复工复产关联度较大的市场准入、国土规划、投资建设、城市管理领域(主要涉及发改、市场监管、住建、资源规划、城管、人社、卫健等7个部门的审批业务)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窗口恢复正常工作。
  二是全力做好“十项重点工作”审批服务保障。在市区两级政务大厅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综合窗口受理,部门并联审批,同时根据重点项目的企业需求,主动上门服务,提供帮办代办。
  三是优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西安政务服务网、“i西安”手机APP服务模块,不断优化实体大厅、“一网通办”总门户、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审批服务。
  四是持续开展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在全市现有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的基础上,推出更多“一件事”服务套餐。
  五是深化各级政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加快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无差别全科受理服务模式。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