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15日
小小说
老街人
老街人
  这个时候关店门,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但通知来了,必须关,这个事啊怎么看,都不是个小事。
  这条街,叫老街。之所以老,就因为有一批特别了得的老手艺人。他们祖祖辈辈玩陶。老街人多半是精、巧、怪,制的杯、盘、碗、碟,罐、壶、缸、坛,花样多、变化快。县志上说,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一千多年前就来抢购过老街的陶。别不信,不久前,外国人在海里就捞过千年前装满老街陶瓷的木船。
  老街人做陶,几乎都是日用陶。唯有一家,做的是独门生意,虽然这家也玩陶,但从来就没有人敢说这家是“玩”。买这家的产品,也没人敢说“买”,都说“请”。
  是的,这家是塑佛的。
  这家的老爷子,十五岁就在窑场做小工,一直就与陶打交道,前年做过八十岁,现在还能够做陶。听老街人说,老爷子二十三岁那年感染疟疾,差不多要咽气了,大庙里的老和尚救了他。大难不死的他,从此不再做别的,专心专意塑佛。塑了这么多年,名气也就慢慢大了起来。
  老街人传,有位大款,提着一包现钞,来求老爷子,说,随便开个价吧您就,只求您老费心,给我塑个像,日后,也好给后人留个念想。老爷子在拌陶泥,正眼都没瞧大款一下。老爷子的儿子知道爹的脾气,就说,“老板啊真对不住,我爹他塑的是佛,从来就没有给人塑过像的,包括给我爹的爹。”大款徒叹无奈。老爷子这才搭腔道,“其实人人都可以做菩萨的,多做积善积德的事,自然而然在大家眼里心里,就有了你的像,你说我塑那么多的佛做什么呢,如果大家没有了菩萨心肠?”大款若有所思。听说,后来大款给敬老院、精神病医院、希望工程都捐了一大笔款,他的照片都上了电视、报纸。
  这个塑佛人家的木架上,常年有大大小小的送子观音、关公、财神爷、弥勒佛……这些塑像,不管是造型,还是光泽,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老街的新老顾客,不管谁,到了这些菩萨面前,都不敢高声语。问个价,都小心翼翼。
  现在,店门关着,这些像,等人来“请”,都在架上站着、坐着、卧着,一片安详。
  老爷子的儿子去了武汉,给几家老卖主送货。货车刚到,就遇到封城。遇到这样的情况,还能够怎么样,留在那边安心等吧。儿媳妇知道,大过年的,男人不在家,家里就只有公公、儿媳在,总归是少了点什么味道,加之,第一次在这个时候关店门,老爷子有些手足无措,便轻声细语问,“爹啊,您要是憋得慌,就街上溜达溜达,也没几个人走,戴个口罩,应该不碍事的。”
  老爷子不知是耳背,还是不想接话,总之,没理会她。
  他没出门,却戴上老花镜,闷声不响看电视,看屏幕里那些匆匆忙忙的脚步,看那些穿防护服的人疲惫地蜷缩墙角,看那个拄着拐杖的医生艰难移动的背影,看那些花样年华的小姑娘被口罩带勒破的脸……看得泪眼婆娑,看后连呼,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每过几小时,儿子会打电话回来,说,“爹啊别急哦,各级都在想办法,好多的支援队伍都进来了,这个事应该很快会过去的,我在武汉安排得很好,身体也没什么问题的。”
  看了几天电视后,老爷子就进了作坊。
  儿媳好生奇怪。要在平常年,不出元宵节,老爷子是绝对不会开工的。
  老爷子不让儿媳妇进去。一连几天都这样。除了吃饭、喝水、上厕所,他都把自己关在作坊里。谁也不知道他在鼓捣些什么。
  到了正月初八傍晚,他叫儿媳妇过来,指着他新塑的大大小小的像说,“我累了想睡一会儿,我琢磨……你男人过不了几天很快就可以回来了,这些像啊,你晾晒他装窑的时候,千万千万要小心,别磕着碰着……”
  儿媳妇往作坊的案板上仔仔细细一看,惊诧道,“爹啊,你说你做这么多医生、护士像干什么?这个,这个老人家……不就是前天晚上电视里,那个说完话流泪了的老专家么……”
  “胡说些什么呢你!”老爷子怒斥道,“你爹我塑佛一辈子,我塑的……塑的可都是菩萨,菩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