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了一些新的令公众关注的现象和说法,以及在防护口罩紧缺的情况下,普通居民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好每一只口罩?看权威医学专家怎么回答。
热点一:气溶胶也是主要传播途径?
近日有消息称,气溶胶传播也是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理论上气溶胶传播是有可能的,但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中所有固体和液体的颗粒。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飘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国家卫健委第五版诊疗指南指出,目前气溶胶传播尚待明确。在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特殊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普通民众对此不必过于担心。
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去公众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记得戴口罩、勤洗手,足以保护不被感染。
热点二:什么情况下口罩可以重复使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认为,普通居民在风险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洁、结构完整,尤其是内层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乘坐交通工具,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通风的地方,也还可以重复使用。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和疫情相关行业的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快递人员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一般来说,如果口罩没有明显的脏污变形,可以不必每四小时一换。正确保存、清洗和消毒可以提高口罩的利用率。不宜采用酒精喷洒的方式给口罩消毒,也不主张用微波炉给口罩消毒。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综合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