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青 作 “裸跑弟”11岁大专毕业、郑渊洁为儿子家中开私塾、孙楠迁居让女儿专攻国学……记者粗略盘点,不走寻常路、敢于尝试各种“教育实验”的家长并非个案。与统一规范、循序渐进的学校教育相比,这种因材施教的“花式教育”是否更适合孩子成长?“定制教育”真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完美吗?(见12月23日《文汇报》)
尊重孩子个性,为孩子设计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定制化教育方案诚然可贵。但越是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的非常规教育,就越要考虑其科学性的问题。常规教育的目的除了向孩子传授知识外,更注重的是给孩子一种完整的、陪伴式的教育体验;而如果为了其他目的要求孩子一味把精力投入到特定知识的学习上,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长和人格的健全,这种个性化教育到头来只能缓解家长焦虑。同时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的责任。望子成龙切勿变成揠苗助长。
作者:弓长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