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9日
关注
让古典章草走入我们的审美生活
让古典章草走入我们的审美生活
  书法家卫兄高潮先生十年磨一青锋剑,主持的国家重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设及推广应用”,日前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并准予结项。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发行并上线运行。《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一书也将出版发行。
  作为我国又一项重点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成果,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的重要意义,一是将历史仅存的2000个单字章草书,扩充为6825个字。繁简两体,合计13,650字。二是使章草书作为独立书体和完整字库,实现了与微软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对接,填补了空白,也为中文计算机字库增加了新的字体。这是一个整合性创造比例很高的文化工程,极大地丰富了章草书的传播力和表现力,也为研究文字学形体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了解书法史的朋友都知道,秦末“隶变”,让汉字的书体和构造迎来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章草作为一种书体,始创于西汉,上承篆隶,下启草楷,是隶书的快捷写法,也是东汉和魏晋时期通行的一种重要书体。章草这种保存有隶书笔法、字字独立的古典式草书,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书法从古典走向现代的第一次探索,是现代书法的先声。它孕草胎楷混而生行,实在是中国书法之母体。因而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的活化石。它兼具古朴与流美,成为当时审美的时尚,而赢得皇上钟爱,特令书法家大臣以章草作奏章,供皇上欣赏并珍存。
  惟惜章草至隋唐几近失传,宋代惟黄伯思偶有作;元明时赵孟頫、宋克欲使章草复兴而未能如愿,清代无人问津。直到民国才又出现了几位专攻章草的名家,延续了章草一丝烟火。再者,章草仅两千余字,同字异形不近规范者多。仅就字数言,视为书法,书之不周;作为记事,用之不及。章草,这一灿烂瑰宝,有被历史忘却、丢失之虞。
  卫高潮主持的“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设及推广应用”项目依据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发展史中与章草书体和章草书法文化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以王世镗的《章草草诀歌》《稿诀集字》为法则,以《章草大典》《章草字典》为基本参照,按照国标GB2312字库的要求和“六书”的造字规则,以及书写的自然自由性,逐一书写字模,然后通过扫描、录入、矢量、质检、测试、转化等环节工作,最后形成了章草书字库。该项目成果的特色在于实现了文化典籍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是一种颇具时代感的文化实践。
  一个字历史上有多种写法,而字库只能选其一种,如何能在多种写法中选择出规范、简洁、美丽、易识的字,对创建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于每一个选出的章草原字以及以“六书”法则造出的章草新字字模的书写,卫高潮先生以他四十多年从事中国章草书法艺术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审美经验,其实是进行了一次艺术的再创作,尤其对4000多个新造章草单字的创作,他六易其稿,书写了十年之久,仅墨汁用掉了数十公斤、宣纸用掉了30余刀,力求结字精彩,风格统一,具有古老的气息和现代精神。因此,繁简13,650个章草字库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美学精神的书法巨著。毫无疑问,不仅可供“器之用”,也可做审美欣赏。
  当然有一个教训必须汲取,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被误解而影响推广的遗憾不能再在章草字库重演。字库提供的是字,是通过造字法则和审美原则整合出来的,无论“新字”还是“旧字”,它以书法形态表现,但实实在在的属性还是字,这丝毫不影响书法家用这些字去尽情地创作他的书法作品。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的建成,实现了对最早、最古朴、最规范的草书体系的系统性整理,而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及仿真技术挖掘章草书法文化价值,拓宽了章草书法实际推广应用的渠道。6825个章草单字已经够基本文字应用,繁体够书法创作应用;简体够行文应用;入电脑,查用方便,可供印刷,可供艺术设计。尤其作为计算机字体的印刷和艺术设计应用,具有现代意义。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文计算机字体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英美现有英文字体数十万种,日本有日文字体近3000种,我国汉字包括书法独立字体,仅有400余种。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的建成,无疑是对丰富我国计算机字体发展的一项贡献。
  而且,将古典章草入库,让古老的章草书法艺术,走入我们的审美生活,成为老百姓的审美,这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