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韩恩强)“李爷爷,我期中数学考试又得了100分。”前不久,渭南市蒲城县荆姚镇璋宝小学学生王媛媛刚拿到老师下发的数学考卷,就迫不及待地给远在宝鸡的李希廉爷爷写信报喜。
91岁的李爷爷离休前担任宝鸡师范学院(现宝鸡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经常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1992年,当他得知家乡蒲城县璋宝小学缺少桌椅后,就自费为学校添置了一批桌凳和办公用品,还给学校安装了一部电话。
为了鼓励家乡学子奋发向上、学有所成、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从2000年起,他在家乡璋宝小学设立“育才奖学金”,奖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奖学金由最初的每人200元增至现在的300元,奖金辐射全校25%的学生,还设立了两个名额的贫困生资助金,用来鼓励村上贫穷学生。
20多年来,李老师省吃俭用,靠自己的退休金先后捐助15万元,用于奖励三好学生、贫困生和优秀乡村教师。他还接济病残工人、农民工和孤寡老人,仅近一年来,就有7户受到资助,每户接济1000元至2000元。在李老师的影响下,孙女、现任渭南秦岭肛肠医院院长李秦岭也于5年前加入了育才基金项目捐赠活动,爷孙俩共同为家乡教育事业进行爱心接力。
在李希廉等爱心人士的资助下,璋宝小学目前教育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成为当地村级小学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学校。他淡泊名利,情系家乡,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用平凡的善举,诠释了一位普通老人的高尚品质与大爱情怀,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