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政府新闻办官网《郑重声明》截图 
陕西盛唐时代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变花在2019年1月19日首届新丝路国际论坛启动仪式上。
2016年9月,网络报道北京盛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桂娣发布“宣言”。
“中华盛世”官网的募捐页面截图 近日,多家网站发布了陕西盛唐时代“大明宫复建工程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其中提及2023年将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投资1100亿元复建大明宫,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项目称投资1100亿复建大明宫 该报道称,11月10日,在西安大唐西市举办的“大明宫复建工程启动仪式”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部委及省市领导,知名人士,优秀企业家代表共同见证了大明宫复建与唐长安城缩建公益工程土地签约仪式。陕西盛唐时代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商景天(西安)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市中策科技创新驱动研究院、深圳和珲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与唐长安城缩建公益项目共同启动了大明宫复建工程与唐长安城缩建公益工程项目。
据报道所说,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筹建项目”的大明宫复建工程,计划总投资人民币1100亿元,项目落地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开工拟于2023年5月启动,2020年至2023年4月为工程设计阶段,工程规划以3.23平方公里的营建规模和建筑比例尺(1颐1)面貌呈现于世。而唐长安城缩建公益工程的开工拟于2021年5月启动。工程规划以12平方公里的七分之一缩建规模和缩建比例尺(1颐7)的面貌呈现于世。此外,唐宫附属公益工程的开工拟于2021年10月启动。
多方辟谣对此事并不知情
此新闻一出,最先引起不少本地媒体关注。11月12日,文化艺术报记者联系了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问及是否对“大明宫复建工程”一事知情,工作人员回复并不知情且没有接到相关文件。
而就在12日晚,大荔县政府新闻办在官网发布“郑重声明”称:陕西盛唐时代“大明宫复建工程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大荔县委、县政府既没有收到相关方面的邀请,也未委派任何单位及个人参加,对此事毫不知情。该项目也从未在大荔县发改、土地等部门申报、备案。关于大明宫复建工程与唐长安城缩建公益工程项目的任何募集资金及招募行为,均与大荔县无关。
11月13日,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经理昝国栋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关于近期网上存在的大明宫复建言论,大明宫遗址公园作为唐大明宫遗址宫殿群保护项目已于2010年10月盛大开园,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目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未有复建的工程计划也无对外筹建公益基金项目,提醒和呼吁广大公众谨慎投资防止受骗。”
11月14日,就“大明宫复建工程签约仪式”一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此签约仪式与该会无关。“该活动主办单位事先未与我会做任何沟通,我会完全不知此事。此签约仪式与我会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而发生的一切问题(包括募集资金)均与我会无关,一切法律责任应由该发布单位承担。”
该声明还称,大明宫复建基金是该会在2016年5月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该专项基金不是独立法人机构,没有对外签约、独立募集资金和发布信息的任何权利。“鉴于该专项基金与我会的合作期限已经届满,按照《公益合作协议书》的规定,我会已终结了大明宫复建基金,凡仍以我会大明宫复建基金名义从事活动均属违法行为,因此给我会造成名誉受损的,我会将采取法律措施追究其法律责任。”
其实早在2018年4月12日,西安曲江管委会微信公众号“曲江新区”就刊发了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郑重声明》,内容还是强调中华盛世网发布的所谓“大明宫复建工程”及募集资金行为都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无关。
该《郑重声明》提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系唐大明宫遗址宫殿群保护项目,位于西安市太华南路,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已于2010年10月盛大开园。目前尚未见任何有关单位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进行复建的工程计划,亦无对外筹建公益基金项目。
2016年以来项目方多次召开发布会
关于“复建大明宫”这条新闻其实早已屡见不鲜,记者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大明宫复建工程”的旧闻早在2016年9月就出现,9月24日-25日“第四届全国顾客满意度测评活动揭晓大会/第一届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大会暨首届陕西品牌节”在西安举行。陕西盛唐时代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变花就西安(秦汉新城)复建“唐代·大明宫工程”一案做了汇报,称“大明宫复建工程”于2016年内启动,拟在西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保护区内征地3.23平方公里,复建唐代·大明宫。还是同一场活动,北京盛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桂娣代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管委会发言并汇报唐大明宫(1颐1)复建工程情况。
根据她们的演讲,该复建工程2019年启动施工,工期13年。为此,专门设立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准备从2016年10月开始就在全国募捐,预计至少募集人民币350亿元,冯桂娣为基金总干事,刘变花为基金主任。
有消息称,2017年7月25日央视“发现之旅”频道播出的《影响力人物》,刘变花以陕西盛唐时代公司董事长身份出现。当时她正主持一项“对整个中华文化都会产生影响”的项目——大明宫复建。
又有消息称,2018年11月30日,在中国优秀企业家欢迎晚宴上,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刘变花上台再次介绍了这一工程,她表示:2016年5月17日,“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获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批复;2017年6月30日,“唐长安城缩建公益项目”获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批复。
还有消息称,2019年1月19日,首届新丝路国际论坛暨大明宫复建与唐长安城缩建千秋盛典、小微企业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西安峰会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这次盛会请到了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潘基文还宣布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暨长安城缩建公益项目管委会主任刘变花宣读了首届西安峰会定于2019年9月27日-28日召开。
是公益基金还是另有猫腻?
不管是项目中宣称的投资金额1100亿元还是350亿元,“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管委会都对外宣称完全是公益的性质,并从2016年10月展开在全国的募捐活动。
北京盛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桂娣曾公开表示,公司将以陕西省为试点,设立“陕西盛唐文化志愿者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吸纳全国各城市大明宫复建工程志愿者队伍100万人或以上,在中国295个地级市的10万个商家公共场所,安置“大明宫复建公益基金募捐箱”10万个,平均每城市在339个商家公共场所设置。
“工程管委会”与募捐箱共管商家签订公益捐赠共管协议书,与工程志愿者联合推动义捐活动,并定期在募捐箱内取款并负责将全部捐款汇至“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账户。基金会收到捐款后将为(捐款人)开具“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连同“基金会”盖章后的公益捐赠协议书和捐赠证书一并快递给募捐箱共管商家。
记者在北京盛世时代网络公司官网“www.中华盛世.net”上,找到了“一元微公益”的募捐页面,页面上方有微信和支付宝扫码两种募捐方式,下方是唐大明宫复建工程·一元微公益倡议书。记者微信扫描二维码之后,出现“大明宫复建工程”的字样,支付宝扫描之后出现的是北京盛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账户名。
截至记者发稿前,该募捐页面显示已有618918人进行了募捐。
陕西涉事公司已人去楼空
那么,项目中反复出现的两家涉事公司到底真实情况如何?
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陕西盛唐时代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公司有21名股东,持股最多股东分别是冯桂娣和刘变花。注册资本由2016年5000万元变更为2017年20亿元,所有股东均为认缴出资,认缴时间都是2046年12月1日。
2016年9月西安市雁塔区地方税务局吉祥路税务所曾对其进行过行政处罚,原因为违反税务管理规定;2019年6月被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该公司变更过三个注册地,最后一次变更时间为2019年7月,注册地址变更为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办沣惠南路34号摩尔中心B座25楼2B023。
记者昨日实地探访时得知,该公司注册地址为一家共享办公室,办公室拥有多家小微企业公司,而陕西盛唐时代租赁的办公室有6个座位,已于11月3日搬走。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电话,对方一听是记者,便挂断电话。
而北京盛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也达10亿,股东经过一系列变更,现在只有两个,大股东是冯桂娣,小股东是周莉莎。而蹊跷的是,记者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得知,今年11月7日,也有一位名叫冯桂娣的人,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单,并列为限制消费人员。此“老赖”冯桂娣是否是北京盛世时代董事长冯桂娣?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提供的资料,“老赖”冯桂娣的身份证所在地为辽宁省大连市,而天眼查显示,北京盛世时代董事长冯桂娣在担任大连万国传媒有限公司股东时,曾于2019年8月7日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二者疑为同一人。关于以上问题,记者多次致电北京盛世时代方面,其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关于“1100亿复建大明宫”项目,文化艺术报将持续关注。
文化艺术报记者 李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