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古华胥国在什么地方,华胥氏有无此人,华夏民族的先祖到底是谁?带着这些疑问,秋日的一天,我来到西安蓝田县华胥镇,想探寻一下究竟。
天空灰白,太阳如饼若隐若现。离古长安几十公里的华胥镇,被一条宽阔的公路分为两半,中间的路一头去省城,一头去商洛,而两边的房屋形成街道,花花绿绿,排列着各种店铺,放着音乐,彼此遥相呼应,看不到一丝古意。但从所处地理和风水来看,这是一个极好的地方。镇子北依骊山,南临灞水,与白鹿塬隔水相望。传说这里就是八千多年前的华胥国,女娲、伏羲之母华胥氏曾在这里建立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而得名。这里既是华胥的故里,也是她的归葬地。
《列子》中说:“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其国无师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顺向,故无利害。”这一黄帝之梦,不知是否真实,但所说华胥之国,说明古人是知道有这个地方的,也知道有华胥氏这个人的,而且描绘出了一个和谐安定、没有人间利害得失的的美好世界。黄帝醒来,获得养身治国之道,并且按照华胥之国治理国家,于是天下大治。黄帝逝后,老百姓两百多年恸哭不绝。
书中记载的是一个理想之国。没有统治者之分,没有奢华的欲求,淡然面对生死。对人对物,以一待之,毫不偏废。既不爱惜什么,也不畏惧什么。一切都顺其自然。后来,这个理想之国,在《礼记》里就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在《老子》里变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在陶渊明的笔下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
史书记载,华胥氏是有陵的,而且陵就在华胥镇旁边的不远处。我从镇上一个不起眼的巷道里走到街后,一路寻找,一座古朴的村落终于出现在面前,乡人告诉我这村叫宋家村,就是华胥陵的地方。来到村中,看见一个宽大的广场,四周是村民低矮的砖瓦房屋,掩映在树木之中。在一排房屋的前面,立着一块黑色石碑,走近了才发现,上面写着“华胥陵”三个大字,碑的土台下还有一些小石碑,广场边立着一座女娲补天的石雕像。广场上一群年轻人在学车,一些老人和孩子在锻炼身体和聊天。除了立着的石碑,这样的场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相信这里是华胥陵。
我向村民打听,华胥陵就是在这里吗?村民回答,就在这。四下相望,我感到茫然。锻炼身体的老人围过来,与我谈起华胥古国和华胥氏来。老人们对八千多年前的历史如数家珍,说此村就是华胥氏过去居住的地方,村后半坡上有一窑洞,称之华胥窑。村旁有条沟,叫华胥沟。村南塬上有一座古庙名为“三皇庙”,曾有石碑刻文“古华胥伏羲肇娠地”等文字。老人们还说,白鹿塬上还有一个女娲村,与华胥氏都有关系,还有一个拾旗寨,村民都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
我在想,这村里人会不会都与华胥陵有些渊源。
历史总会留下一些走过的痕迹。
华胥氏到底是何人?村中一老者告诉我,这个叫华胥氏的女子,当年年轻有为,是原始母系部落华胥国的首领,她认识了燧人氏,后生伏羲和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由此开辟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原始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神话传说就成了口口相传的历史。或许,华胥氏是真有其人。如果是这样,华胥氏就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
从典籍和考古中,也可以得到一些证明。除了《列子》中记载的黄帝之梦,《帝王世纪》也说,华胥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过,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可见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关系极其密切。文献记载不计其数。还有考古发现的半坡村遗址、蓝田猿人遗址、华胥镇附近的十多处旧石器时期遗址等,都在我的面前闪现,展示出一幅古华胥国的历史画卷。
然而,从现在的村子来看,历经岁月沧桑,已经看不出华胥陵的模样,可村中广场后面的一个高坡,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沿着一条村中小道向坡上走去。在一排旧房的崖壁上,发现有一孔古老的窑洞,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华胥窑。我登上坡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崖畔上长着一棵棵的古柏树,旁边的沟壑上也有,坡下的村庄里也有,形成包围之状,虽然已经不多了,但依然能够看出大体的轮廓和规模。在过去,古柏树往往只有墓陵或庙宇才栽植的,也因此而能够保留下来。这些古柏树不知有多少年了,见证了这里的历史演变过程。我感觉,这个巨大的“坡”,甚至包括坡下的村子,都可能是曾经的华胥墓陵。
我为自己的发现和想象感到惊讶。
华胥氏是华夏的圣母,我们应该引以为自豪,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能忘了祖先。华胥古国是黄帝之梦的理想之国,但它的公平、和谐、无为而为的治国理念,以及淡然对人对物对生死的态度,在今天也是有一定教益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孝道,讲究感恩,但今天的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祖先不甚了解,连自己家里三代以上的先人都不知晓,更何况八千多年前的华胥氏呢。加上宗谱家谱的遗失或毁灭,家和家族的根系也在弱化,这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延续和振兴,说大点这是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
欣喜的是,当地政府和村里已经对华胥陵的建设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在村子广场前新建了一座高大门楼,树立了宣传展牌,开始了筹资和规划建设工作,年年清明还开展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希望这里今后成为弘扬华夏文明的教育基地,也成为人们文化旅游的热点。随着这里的开发,村民的日子也会一天天富裕起来。
离开宋家村时,华胥陵石碑后面的一户人家刚买了一辆新车,将车就停在石碑旁,用红红的鞭炮围了一圈,然后点着,噼噼啪啪地响了起来。
我想,圣母华胥氏会听见的,也会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