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齐敏) 11月11日,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正式挂牌,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长青、佛坪、周至、宁太管理分局授牌,这标志着陕西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全新阶段。
仪式上,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介绍说,秦岭是中华地理标识,具有“中国符号”意义。大熊猫是“中华国宝”,秦岭大熊猫是“国宝中的国宝”,具有国际认知度。建设国家公园是保护秦岭的标准配置,也是保护大熊猫的必由之路。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区建设管理的职能部门,与陕西省林业局合署办公。
党双忍强调,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林业部门正在发生“化学反应”,正在“合成”两个历史性变化。第一个历史性变化是,从过去的一“业”——林业,“合成”为现在的一个国土空间——自然生态空间。第二个历史性变化是,从过去林业行业管理,“合成”为现在的生态空间治理。生态空间治理,正处在新旧思想碰撞、新旧规制变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就是要为生态空间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同日,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也正式挂牌,这标志着秦岭大熊猫科学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该中心主要负责园区科研监测,建立完善园区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并组织实施,承担大熊猫的抢救、饲养、繁育、种群复壮工作,建立、维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基础数据库和大熊猫基因库,开展国内外科研交流合作。
又讯当天在西安市周至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还举办了“大美秦岭·熊猫陕西——Panda来了!2019秦岭大熊猫新生宝宝庆百日活动”。该活动由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主办。三只秦岭大熊猫宝宝的名字也同时亮相,大熊猫楼生宝宝的名字为“秦酷儿”,大熊猫珠珠龙凤胎宝宝的名字分别为“佳佳”“园园”。
据悉,截至目前,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已扩大到3600平方公里,野外种群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加到345只,秦岭每100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10只,成为大熊猫最密集分布的栖息地。目前,已人工繁育18胎20只,圈养数量达26只。
在活动现场,陕西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保华宣布“大美秦岭·熊猫陕西主题摄影、征文、书画、文创作品大赛”正式启动。即日起截止2020年9月30日征稿结束。大赛以“大美秦岭熊猫陕西”为主题,所有反映秦岭、秦岭大熊猫及伴生动植物、陕西生态变迁方面的摄影、文学、书画、文创作品均可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