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16版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16日
青华山访卧佛寺
青华山访卧佛寺
  在终南山的怀抱里,有一座青华山,山的顶部藏着一座卧佛寺。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这里,目睹了卧佛寺的风采。
  卧佛寺距西安约30公里,沿西沣公路南行,到环山路十字路向东,前方不远处就可看到青华山景区的石质牌坊,由此可直通山顶。
  青华山为当地名山,自古以“青秀华美”而驰名。山的地势呈南北走向,由北坡向上约3公里,庙宇古刹全建在山的脊梁上,左右层峦叠嶂,树木密布,由下到上,每隔数百米建有一座古庙,供行人休息游玩或避风雨。沿路共有四座庙宇,人称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意为“登山如登天,天宫之门也”。在前行的路上,二天门前有一棵白皮松,高大粗壮,三个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得拢。相传当年李世民去皇峪寺曾路过这里,亲手栽下了这棵松树,至今枝繁叶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金风送爽,山果飘香,沿坡而上,随处可捡到树上掉下来的栗子,也可伸手去摘山上的野生猕猴桃和山葡萄,沿途可见一些人自采山果正往下运。品尝这里无污染的纯天然野果,别有一番滋味。
  卧佛寺是青华山的最高点,海拔1200余米,古寺就建在这里的悬崖峭壁上。它依山顶的巨石而建,共有五层,设计精巧,颇具特色,由下望去好像悬在空中,气势非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卧佛寺实际上是一座石窟建筑,始建于隋唐时代,据“中国佛学大辞典”及史学家考证,加上卧佛寺周边的秦琼寨、敬德寨之佐证,断定卧佛石窟为隋唐遗物。古寺因山势而筑,卧佛建在最底层,依次往上是济公洞、五祖洞、吕祖洞和西佛洞,统称五层楼。五层楼四周凌空悬起,令人惊叹,楼内楼梯回旋,石洞层层相连,进入殿内很难找到出口,简直就像进了一座迷宫。
  底层的卧佛依山的石壁雕凿而成,侧躺在四拱石洞之中,分为头窟、胸窟、腹窟和腿窟,是西安境内唯一的一座石窟建筑,也是全国室内四大石雕卧佛之一。卧佛全长12米,仅头就占一个石窟,约3米,佛侧身横卧于4个石洞之中,右臂回屈、手掌平伸、枕于头下,双目紧闭,慈善安祥。
  石窟全由人工凿成,4个石洞如同窑洞,里面的卧佛雕凿精细,佛像面相丰满,额头、鼻尖和唇部突出,双耳硕大,就连头上的螺髻、身上袈裟的褶皱以及枕上浅雕的荷花都线条分明,刻得清清楚楚。佛赤着足,双脚并拢,足部有石缝中渗出的泉水,下面有一小池,常年积水不涸。当地人称卧佛为“水水爷”,人们朝拜时,摸摸佛身,再将佛脚上的泉水抹到自己身上脸上,以求平安吉利,百病不生。
  卧佛寺的建筑,先有石窟而后有寺院。工匠们先开凿石窟,工程完成后再根据山势地形建起房屋,用以保护石窟不受雨水侵蚀。这座小小的山头,共有两院寺庙。人们进得头殿,穿过院内,再拜访卧佛,由佛殿盘旋而上,进入第二个院落,由此往前走出殿门,可见一高凸的巨石,称为“回心石”,一般人就此却步,可勇敢者继续攀登。石上凿有台阶,攀铁索而上,站在这里,天上碧空如洗,脚下却是万丈深渊,举目远眺,青山如黛,美丽如画。再回首北望,关中平原尽收眼底,平阔的田野,笔直的道路,还有座座崛起的高楼,栉次鳞比,不断延伸,直至古城西安。
  青华山满目苍翠,泉水淙淙,不愧一块青秀华美之地,卧佛寺隐于其中,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石窟的修建是古代工匠高超智慧的结晶,它依山建造,依势造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卧佛寺已成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寺院、古树、石窟,随着人们的精心呵护,将使这里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