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6日
交响音画《大秦岭》在西安音乐厅举办
交响音画《大秦岭》在西安音乐厅举办



  2019年8月6日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组织、创作、承办的交响音画《大秦岭》在西安音乐厅上演。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牛一兵,全国治沙护林先进工作者代表、解放军61068部队官兵代表与现场观众千余人共同聆听这一交响盛宴。
  本次音乐会由著名华人指挥家邵恩担任指挥,陕西交响乐团倾情演奏。全篇由《云横秦岭》《栈道随想》《山林牧歌》《五台社火》《佛道灵光》《峪水仙踪》《终南诗境》《龙脉秦岭》8个章节构成,每章各有特色。
  第一章序曲《云横秦岭》抒发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幽思,交响乐序曲部分以此命名,表达了人类对秦岭的依恋和崇拜。第二乐章《栈道随想》用大幅度的乐队演奏来再现栈道险峻、曲折,听者眼前仿若再现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第三乐章在一曲《山林牧歌》中展现千百年来人类在大秦岭怀抱中哺育、繁衍、发展、壮大的情景。第四乐章《五台社火》,音符在热烈欢腾的社火与舒展安然的人群间跳跃切换,表现了节日带来的欢乐祥和。其后的《佛道灵光》《峪水仙踪》《终南诗境》和终章《龙脉秦岭》,则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展示了秦岭北麓的宗教文化、秦岭北坡72峪的自然美景以及诗词语境中的巍峨秦岭。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第七乐章《终南诗境》中,作曲家赵季平以大泼墨的写意手法,浓墨重彩地铺陈了大秦岭厚重的人文历史。歌唱家张宁佳和郭龙用多线条的和声及复调,以工笔画般的细腻线条与唐代诸位诗人隔空对话,使歌声与乐章交相辉映。
  随着指挥棒的挥舞,时而是悠扬的提琴声婉转空灵,时而是低沉的鼓点急促作响,时而是浑厚的原号雄壮热烈……在精彩的指挥和演奏下,各种声音元素恰到好处地展现着作曲家们对秦岭的思索与感悟。每一章节结束,听众们都迫不及待地以热烈的掌声为演出致敬喝彩,现场热情不断攀升。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张越表示:“很荣幸能看到这样高水准的交响音乐会,在音乐的引领下,重新开阔了我对秦岭的认识和理解。乐曲复调的结构、丰富的表现手法,将秦岭中丰富的人文自然宝库开启,并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体会到秦岭蕴含着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它向每一位听众发出强烈的感召和号召。”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尚飞林认为:“交响音画《大秦岭》在100分钟的演出中,表现了大秦岭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饱含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观众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振奋,讲述和弘扬着秦岭所包含的中国故事、中国气魄、中国动力,是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大秦岭》创作演出记
  “中国脊梁·大秦岭”文艺创作工程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支持、省文联实施,被列入陕西“十三五”文艺创作重点工程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书法、美术、诗赋、摄影等门类。其中,交响音画《大秦岭》是陕西重点音乐创作项目,旨在以文化积淀解读大秦岭,用交响音画的音乐视角描绘大秦岭的人文内涵,阐释大秦岭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筹备采风
  2015年3月20日,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主持召开了“大秦岭”文艺创作工程之交响音画《大秦岭》的创作动员会。会议确定了由中国音协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担任组长,陕西省音协主席尚飞林担任副组长的组织策划机构及作曲家崔炳元、韩兰魁、赵麟、杨一博等人组成创作团队。
  筹备会后,这个创作团队立即开始着手深入大秦岭实地采风、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作曲家团队是由40后、50后、70后、80后的老中青三代组成。
  2015年4月,由吴丰宽带领的文联采风团队和尚飞林带领的音协采风团队同赵季平、崔炳元、韩兰魁、赵麟、杨一博等人两次深入秦岭腹地,他们在周至老县城听发生在秦岭的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在沣峪口,在翠微宫,在楼观台……他们听秦腔、长安鼓乐,走访了解秦岭地区的宗教音乐。
  创作成型
  当作曲家们的足迹遍布秦岭多个峪口和丛林腹地,置身于雄奇壮丽的大秦岭时,创作的灵感和思绪已然迸发,他们就地把策划会、创作会开在了田间山头。微风轻拂,满山苍翠,虫鸣鸟啼,流水潺潺;山间城郭,青烟袅袅,弦乐响处,秦腔迸起。秦岭中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要素成为作曲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之后创作团队经过多次研讨、反复推敲拿出结构本,历时半年多最终创作出了以大秦岭为题材的交响音画。
  首演试金
  2015年12月28日晚,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创作完成后的交响音画《大秦岭》在2016陕西新年音乐会上拉开了首演的序幕。音乐会特邀著名华人指挥家邵恩担任指挥,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爱乐乐团精彩演绎。时任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与千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观看了演出。当最后的音符终了,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研讨精进
  《大秦岭》于2015年的首演获得成功,但创作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掌声响起的音乐会上,他们仍在静心审视自己的作品,指向单一而又纯粹:如何在乐曲中更充分地展现自己心中秦岭的博大、巍峨以及秦岭文化历史的浓郁和厚重。为了将《大秦岭》以更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主创人员在首演后迅速召开了创作座谈会,会上还特意邀请到首席乐手、知名作曲家、陕西省文联和陕西省音协的相关领导进行交流。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在充分肯定作品成功的同时也从各自视角谈了自己的感受,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创人员却非常关注与会者的每一句话,他们会上认真记录,会下反复思考。在作品的调整阶段,微小的细节都会被作者重新审视、参照对比、提炼重铸,主创者不厌其烦地讨论琢磨,只为作品更进一步。几易其稿之后,《大秦岭》再次登上全新的舞台,展现它的魅力。
  再度公演
  2016年8月26日晚,修改后的交响音画《大秦岭》再次来到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由邵恩和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爱乐乐团再次合作。演出结束,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有观众表示:经典在打磨中越发璀璨,音乐声中,大秦岭的魂仿佛横亘眼前,悠然矗立。
   进京公演
  2017年2月16日,大型交响音画《大秦岭》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2月17日,《大秦岭》在清华大学音乐厅举行了第二场演出。音乐会由著名华人指挥家邵恩执棒,陕西爱乐乐团倾情奉献。
  国家艺术部门相关领导、首都文艺界嘉宾、艺术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艺术界同仁,与陕西省领导、音乐界等人士出席并观看了演出。而交响音画《大秦岭》音乐会首都首演的地点确定在国家大剧院,这宣告着秦岭文化和陕西原创交响乐将以大秦岭般的情怀、黄河般的气势和三秦的豪迈融入多元发展的交响新时代。
  经典重现
  2019年8月6日晚的演出,是在多次修改后的全新呈现,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它集中展示了陕西作曲家群体水平和创作实力,是陕西文艺创作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