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6日
商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商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唐伟)9月12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商洛专场在西安举行。商洛市委书记陈俊,商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文罡做《吹响绿色发展新号角开启追赶超越新征程》主题发布,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彬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陈俊介绍,2018年,商洛市生产总值达到824援77亿元,是1949年的2061援9倍,比2012年增加385援77亿元,年均增长11豫;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援2豫,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援4豫,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援2豫和11援8豫。陈俊从“做强绿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宜居宜业宜游,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守护青山绿水,打造美丽中国商洛版”四个方面,向与会媒体介绍了商洛70年的辉煌成就。
  商洛市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培育“两新两大+数字化”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按照“生态+资源+新技术”模式,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两新”产业。光伏全产业链成为全省典型,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雏形初显。二是按照“生态+区位(资源)+文化”模式,做强做大旅游、大健康“两大”产业。成功打造了“一节一赛”品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1%以上。三是按照“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力企业”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功举办了首届数字乡村发展论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
  陈俊说,商洛位于秦岭南麓、鄂豫陕三省接合部,是陕西最年轻的地级市,曾经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全省最穷的地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商洛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循环发展不动摇,探索出了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发展路径,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民生福祉显著改善,一个生态美、活力足、产业强的美丽山城快速崛起,见证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也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商洛答卷”。
  随后,武文罡就媒体提出的问题,从商洛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等八个方面向与会媒体记者进行解答,并介绍了70年来商洛改革发展情况。武文罡表示,下一步,商洛将按照“稳观光、强休闲、大度假”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做精产品、做强体验、做优服务、做大品牌上下功夫,努力让商洛旅游更有看点,更具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