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寨石窟壁画 图片来源:网友“st-dolly” ○刘荣庆
《文化艺术报》2019年8月21日在其“龙首文苑”副刊上,刊登了我的临潼乡党高建群的散文《六道轮回图与成吉思汗秘葬之地》,以文学与学术兼融的笔调,洋洋洒洒约万言,虽长而并不枯涩。其原因在于作者结构全文时,设置悬念:将世人皆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秘葬无封土的疑惑做包袱,挂了,吊读者的胃口。
散文写乌兰夫在成陵特许看过具空灵柩,“神情肃穆,一言不发”,还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成吉思汗灵柩经延安、黄陵运至西安广仁寺守护。高文说,成棺原计划运青海塔尔寺。抗战胜利后,由西安重迁伊盟。
我上世纪80年代初到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踏访,由兰州市台办同志指引,看了成吉思汗陵寝奉安遗址。
据介绍:“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东山,密藏于大佛殿内。留在那里守灵的达尔扈特人分住于5座庙里,主持日常祭奠事务。1949年成吉思汗灵柩又从兴隆山迁至青海塔尔寺。1954年3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迎接成吉思汗灵柩代表团一行29人前往青海省。4月7日,成吉思汗灵柩被重新安放在1939年西迁时的(伊金霍洛)陵地里。这样,与中华民族一起历经劫难的成吉思汗之灵又回到了阔别15年的故土。”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87年版《金城史话》与2007年新华社报道抗日战争成陵西迁往事时,均采信了兰州兴隆山为成吉思汗灵柩暂厝地的史实。《金城史话》还引了亲历者见闻。宁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西夏简史》与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成吉思汗”条目均称其攻打西夏时“病死”,对奉安地无载。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名胜词典》“兴隆山”条目对此记载略如兰州市台办所述,但暂厝地定为“兴隆山东山娘娘庙”,非“东山大佛寺”。由成吉思汗宗教信仰判断,以其灵柩暂厝东山大佛寺为是。同年西安市地方志馆印的《古今西安》一书“广仁寺”条目,对成吉思汗灵柩暂厝无载。
由诸志书、典籍所考录看,对建群先生有关成吉思汗灵柩曾在西安广仁寺守护之说,恐当存疑。
高建群摘引巴图《阿尔寨石窟》有关段落,铺排描绘了他在阿尔寨石窟28号、32号、31号所见壁画之《成吉思汗六道轮回图》的情景,然后,将他在央视《走遍中国·贺兰山》专题做文学顾问时,结识巴图与地质工程师出身的王先生,共同按图索骥,在贺兰山塔寺口勘察了与《成吉思汗六道轮回图》惟妙惟肖的山形地貌详加描述,并穿插了成吉思汗“大行”(即攻打西夏王城中箭不治而亡)后,年年有一支蒙古骑兵自东北方向如期而至,来塔寺口举行祭祀典礼的口传民俗故事。其结论是:“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葬在这贺兰山塔寺口卧佛山下的人们,不止是我们几个,那些年年前来祭祀的人中,一定有人知道,只是他们秘而不宣而已。透过层层为岁月所遮掩的历史尘埃,我们在试图走近和揭开一个巨大的历史秘密。我们做到了吗?也许做到了,也许没有做到。”
《六道轮回图与成吉思汗秘葬之地》的上述猜想,只能将来由贺兰山塔寺口卧佛山考古勘探与发掘的实物来验证。就心理趋向说,谁都希冀高建群猜想成真。目前,猜者姑且说之,听者姑且听之。反正建群对这“巨大的历史秘密”也留有余地,说的“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