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团参观佳县香炉寺,并在写生集合点合影
解安宁老师在地头给学员上课
李云集老师现场作画给学员示范
学员们观摩王保安老师写生过程
在佳县写生基地,学员们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等待老师点评
榆林市150余名美术爱好者参加中国画创作专家讲座,三位老师现场答疑解惑 为了提升榆林市群众艺术创作水平,切实提高榆林市美术工作者的综合素质,8月21日上午,“中国画创作专家讲座”在榆林市文联会议室举行。至此,为期6天的“中国画现场教学写生采风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中国画现场教学写生采风系列活动”由榆林市文联主办,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文化艺术报社承办。自8月16日起,由14名来自西安的知名画家和19名榆林本地美术爱好者组成的采风团辗转清涧、佳县、榆林三地,走进黄土高原的山沟梁峁,实地写生采风,并由前辈画家现场指导教学。
采风写生 共绘美丽河山 作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地域广袤,沟壑纵横,民风质朴,创造了厚重而深沉的黄土文化,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来此寻找创作灵感。8月16日至18日上午,中国画现场教学写生采风团的画家们和学员一起来到清涧县唐王寨、鱼儿峁、高家洼塬、太极湾等多处景点写生采风。从唐王寨望去,一片片绿茸茸的枣树将山峁装点得生机勃勃,领队讲起了秦王李世民在此安营扎寨的故事。在高家洼塬,看着眼前壮丽的北国风景,艺术家们讨论着毛主席在此写下的《沁园春·雪》,忍不住朗诵起来。在太极湾景区,画家和学员就写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李云集老师从自己的速写着手,向学员们讲解了速写过程中的取舍问题。
8月18日下午,采风团一行人到达佳县东方红写生基地。当晚,解安宁老师现场作画并为学员讲解用笔和构图知识。8月19日下午,李云集老师对学员的写生作品进行逐一点评。在写生基地的大槐树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听李老师解答关于绘画中如何进行自我分类,怎样把握自己的风格尽快提升绘画水平等问题。8月20日,采风团一行来到佳县香炉寺,学员们现场看王保安老师作画,根据自己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提问。当日下午,采风团离开佳县,来到榆林市世纪金花酒店。在酒店会议室,王保安老师就中国画创作中的枯笔润笔、浓淡对比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教学。
高屋建瓴 解读“笔墨精神” 作为“中国画现场教学写生采风系列活动”的“压轴戏”,“中国画创作专家讲座”上,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解安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李云集,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王保安等三位知名画家,现场为前来参会的150余名美术爱好者答疑解惑。
中国画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其以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当今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人很多,但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搞清楚中国画的概念问题,它的宗旨和标准是什么,中国画“笔墨精神”中追求的意境问题。三位教授围绕中国画的创作研究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解安宁老师从中国画的审美情境谈到了气韵生动的问题。表达一种生命的状态,这应该是绘画中的最高追求。气韵表达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活”的状态。好的作品一定能够传达出一种可以与观者对话的灵动。作为一个画家,要不遗余力地追求生活里有趣的东西。
李云集老师对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对比,并从山水画分类铺开来讲。针对目前很多绘画爱好者在学画过程中的茫然状态,李云集给出了建议:学画之初,一定要建立系统观念,准确定位,将绘画的“调子”定高。心怀敬畏,学得有理有据,并且肩负起责任,让文化对后世有影响。
王保安老师在讲课时着重提到绘画应该做好前期准备,扎扎实实地熟悉山水。榆林当地的美术爱好者一定要避免因为景观太熟悉而感觉没有新意,抓不住生动感人的细节。要怀着敬畏的心,虔诚地对待大自然。认真去观察、去描写,才能真正画出陕北人对于黄土地的情感。
传道解惑 提升群艺水平
此次采风活动的一大亮点在于,榆林市文联创新形式,首次将课堂讲座搬到山上沟里、田间地头,在现实的景观前写生教学,画家们和学员面对面交流问题,答疑解惑。学员们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对于提升榆林市美术爱好者的文艺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笔墨当随时代”的倡导下,如何看待中国画面临的新与旧、中与西、古与今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画创作中,画家为什么需要保持批判意识?绘画爱好者如何厘清自己的创作分类,坚持自我风格?美术教育中,如何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激发儿童对于绘画的兴趣?……在8月21日讲座活动的后半段,三位专家认真听取现场观众提问,从学术思考和创作实践的角度,一一予以解答和阐释。
记者了解到,现场的150余位听众中,年龄最小的不到十岁,年龄最大的已过七旬,有专业院校的美术生,有退休老人,有培训机构的美术老师,还有陪孩子一起来的家长,普通的美术爱好者。来自绥德的张修彪今年72岁,此次他不仅听完了三个小时讲座,还跟着“中国画现场教学写生采风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写生采风。“像这样跟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多,我自己很喜欢画画,也不想错过这次机会,跟着看一看学一学。”张修彪说。
文化艺术报记者 刘龙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