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19日
书之为学——寻觅真经公益书学堂教学实况
书之为学——寻觅真经公益书学堂教学实况
  张国朝手札
  新疆朱高亮临《闲居赋》
  陕西何光斌临《十七帖》

  新疆曾轶临《礼器碑》
  重庆晏松临《文赋》
  重庆谭剑波临《智永千字文》
  重庆梅文江临《孔子庙堂碑》
  重庆廖丙林临《智永千字文》

  广西江松璐行书
  河南杨成辉草书
  河南朱庆利临《闲居赋》
  河南李小党临《文赋》

  陕西任津京临《文赋》
  陕西赵刚行书
  河南董大龙篆刻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做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高文化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卜里书院寻觅真经书学堂多年来致力于公益教学和书法艺术的普及工作。卜里书院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儒家传统思想,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治学之路,传承国学、书学和太极拳文化,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8月1日,卜里书院第五期寻觅真经书学堂在河南焦作多氟多科技大厦开班。此次书学堂共有来自12省的80名学员参加学习。书学堂开设碑帖临摹创作、古典诗词、经典诵读、太极拳、名碑观摩考察等课程,本次书学堂分为两个班,每班学期为十天。
  寻觅真经书学堂的教学理念是正本清源,回归经典,学术兼修,德艺并进。书学,谓书天地人三才之学。倡导中国大文化观之汉字书写,弘扬中国精神之汉字本源。寻真为用,探玄归本,化繁为简。明晰汉字递变的规律,通天地,契人文,禀阴阳,化万物。“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书之为学,学者为己,书者为己,汉字书写就是为了修为,首重德行,其次学问,最后才是写字。
  从2012年至今,卜里书院团队参与并组织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面向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国书协西部书界新秀系列书法研修班”大型公益培训活动,培养学员1000余人,在全国影响很大,截至2017年11月,圆满完成中国书协西部书界新秀千人培训计划。
  同时,卜里书院先后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河南省焦作市连续举办了4期“寻觅真经公益书学堂”活动,培训学员400余人;2016年11月和2017年9月,为响应国家“文化精准扶贫”号召,卜里书院先后两次赴宁夏红区、国家级贫困县隆德县举行“寻梦晋唐——相约六盘山”公益书法培训,共培训学员450人;2018年6月在贵州省毕节市举办“走进毕节”公益书学培训,培训学员100余人;2018年10月在甘肃省静宁县举办了“走进静宁”大型公益书学培训,培训学员260人。在西部地区深受好评,反响强烈。2019年4月在广西柳城县举办“走进柳城”大型公益书学和太极拳培训。
  据悉,寻觅真经书学堂每年都要在卜里书院及全国各地举行各种培训活动。
 

  诗词创作欣赏 

  古西亳访题 
  ○张国朝
夏商周地古遗瓯,断石残碑忆往秋。
寻觅真经游于艺,玉兰树下话风流。 

  重访张海书法艺术馆
  ○张凯
  空令岁月亦悠悠,一别商城六度秋。
  沐泽萦云迎远客,真经寻觅又重游。 

  己亥七夕商城抒怀
  ○谭剑波(重庆)
  西亳三朝古韵长,今逢佳节岂相忘?
  真经寻觅千山路,友石海公惠众芳。 

  过希玄寺至东都
  ○张杰翔(广西)
  日起溪云孤寺客,断碑黍稷野庭生。
  殷墟月落三朝变,魏殿歌残几代更。
  春听翰林寒笛曲,人逢工部夜吟声。
  邙山北望关河近,又藉秋风吊洛城。 

  己亥七夕抒怀
  ○吴建明(甘肃)
  大力山边石窟寺,商城地上二里头。
  八方桃李且为客,七夕吴钩又上楼。
  刀斧声中索笔意,三师堂前初心求。
  但握手中劲健笔,不念过眼中原侯。
 
  己亥七夕游巩县石窟寺有感
  ○樊俊(甘肃)
  绿树青山蝉声乐,观音众像掩山中,
  红尘一梦三千里,不是流云便是风。 

  重访张海书法艺术馆有感
  ○杨军强(甘肃)
  适逢七夕作行客,又见新莺绕学堂。
  重忆当年伏案事,潜沉书学日更长。 

  七月十四日感怀
  ○薛子墨(陕西)
  墨云千朵聚怀州,数点鲅珠去忽休。
  雨往风来总扑朔,人生有得许多愁。
 
  新书推介
  2019年8月,卜里书院隆重推出张国朝先生新著《寻觅真经——张国朝临古系列》八册版:《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龙藏寺碑》《鲁公三稿》《智永真草千字文》《李思训碑》《文赋》《孔子庙堂碑》《十七帖》。
  本套系列丛书开本为大度12开,高340mm,宽215mm,直接复制级别高清扫描制作,内页用轻质纸印刷,统一繁体字竖式排版。每册包括书学研究、经典法帖解析和碑帖临摹,图文并茂,大量高清图片难得一见。本套系列丛书是张国朝先生几十年来对书学研究、教学的全面反映和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