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祭祀先人是中元节的主题。如何祭祀?祭祀应该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中元节”当奏响祭祀“文明曲”。
回归本色,奏响祭祀文明曲。从道教来说,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是对过去人的一种包容;从民间传说看,祭祀先人,以及所有死去的人,这也是一种对昨日的思念;从佛教讲,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也是通过节日教人向善。因此,从节日的内涵看,这个节日的本色都是教人胸怀博大,教人不忘过去,教人慈善的,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节日,很文明。因此,应该奏响祭祀文明曲。
时代呼唤,奏响祭祀文明曲。节日是精神洗礼,各类祭祀活动,只是一种形式,而任何形式都必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为形式是表面,要的只是一种仪式感;内容才是本色,目的是为现实服务,让今人更加幸福。今非昔比,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生活更新。我们已经进入到现代网络文明时代了,新时代、新思维,呼唤新作为,因此,我们应该告别昨天的一些陋俗,打造今天的一些新俗,祭祀应该生态、环保、文明,让先人的故事,逝者的精神在中元节冉冉升起,成为我们的思想催化与情怀熏陶。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传承中创新,才能让优秀传统节日行稳致远,让民族的根不断壮大,文化的魂更加厚重,才能让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文化的不断充实、拓展、创新中更加茁壮、更加个性、更加生机勃勃,成为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生生不息的强力营养。“中元节”当奏响“文明曲”,在祭祀文明曲中,我们缅怀先人,让思想升华,感情厚重,守正创新,幸福今天,展望未来。
作者:殷建光 来源:铜陵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