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最大的旅游专业出版社。出版范围包括旅游指南、旅游风光画册、外文读物、旅游理论、旅游教材、旅游文化、旅游文学及生活时尚等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导游图及明信片等。中国旅游出版社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出版机构开展了版权贸易。同时拥有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编辑、外语、摄影、美术、录音、摄像、出版、发行、广告等人才,与国内外许多高水平的专家作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记者了解到,中国旅游出版社每年出版近300个品种,内容丰富、产品多样、制作精美、风格鲜明是该社出版物的特点;建设“全国优秀的出版社、旅游行业权威出版社、经济效益好的强社和读者心中可信赖的出版社”是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奋斗目标。
中国旅游出版社1975年成立,现在是文化和旅游部唯一直属的中央出版单位。业务范围主要涵盖三大板块,一是服务于一般读者的大众旅游板块,包括旅游指南、旅游画册、旅游文化及旅游地图、相关文创产品等;二是服务于旅游研究者、旅游院校师生的学术教材板块,包括旅游学术研究、各级旅游院校教材、旅游行业培训教材等;三是服务于文化和旅游部及各地文化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用书板块,包括行业理论和实务图书、文化旅游促销宣传品、政府定制采购产品等。40多年来,中国旅游出版社在旅游学界和广大读者中享有了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中国旅游出版社在自身领域相关题材开发与出版方面砥砺前行,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优势。“读者的认可才是图书生命力的源泉”,中国旅游出版社近几年的导游考试教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原国家旅游局将导游资格考试的命题全国统一后,市场上同时出现了不少出版社做的导游考试教材,这些出版社中不乏之前做地方命题时经验丰富的出版社。但中国旅游出版社的导游考试教材,在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的竞争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青睐。
谈及对阅读和书籍的感想,中国旅游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张润生对一句名言感触颇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高尔基的话一直也是我对图书秉持的态度。作为一个出版人,始终不能忘记图书的文化属性,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每一本书负责。而这种负责态度的具体化、形象化则离不开阅读,离不开对古今中外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学,然后知不足。只有深入广泛地学习、阅读,才能使用更先进更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更多优秀图书。”
西安近年来致力于建设书香之城,并在去年被评为“书店之城”。张润生对于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之城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我觉得一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推广,使得好书能够找到适合的读者。我国2017年出版图书包括教材在内,超过52万种,新书超过26万种,通过零售渠道年销售数量小于5本的图书占34.5%,年销售数量小于10本的图书占45.1%。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图书的内容有问题,同时也说明推广有问题。一本书再好,并没有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也是做书人的失败。二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对国外文化的有选择地引进十分必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出版人我们有义务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基础;国外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因此,引进先进的国外文化,将之进一步本土化,也是我们出版人肩负的使命。”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
“中华旅游诗词曲赋丛书” 由李金早先生提议并策划,中国旅游出版社组织出版的这套“中华旅游诗词曲赋丛书”在选取作品上,以《元曲三百首》《元曲鉴赏辞典》《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历代赋鉴赏辞典》为底本,由旅游文化学者梳理、选取其中反映不同地域独特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诗词篇目,从旅游的角度对曲赋作品进行系统的阐释。
“中华旅游诗词曲赋丛书”涉及历史、文学、旅游等多学科领域,特别是曲赋中地点的归属、历史变迁,曲赋作者的行踪与曲赋所指等需要更深入地去考证和挖掘。
张润生,出版人。先后就职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人民出版社。2002年底,调入中国旅游出版社,任副总编辑。2014年起,以副总编辑的身份主持工作。现担任中国旅游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